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混凝土内部水分迁移过程监测与收缩变形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A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来源第11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分析第12-17页
        1.3.1 混凝土收缩变形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第13-14页
        1.3.2 水分迁移及相对湿度监测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混凝土相对湿度压电监测方法初探第19-36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压电片的制作及稳定性第19-24页
        2.2.1 压电片的制作与封装第19-21页
        2.2.2 压电片的稳定性第21-23页
        2.2.3 水泥净浆早期水化过程监测第23-24页
    2.3 相对湿度传感器的设计第24-28页
        2.3.1 传感器的制作与分组第24-27页
        2.3.2 传感器的稳定性第27-28页
    2.4 湿度监测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8-34页
        2.4.1 压电片距离第28-30页
        2.4.2 水胶比第30-31页
        2.4.3 引气剂掺量第31-32页
        2.4.4 激励频率第32-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水分迁移路径对收缩变形的影响第36-61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试验方案设计第36-43页
        3.2.1 混凝土配合设计第36-37页
        3.2.2 试件尺寸设计与分组第37页
        3.2.3 收缩测量方法介绍第37-39页
        3.2.4 试验内容及步骤第39-41页
        3.2.5 抗压强度及静弹性模量第41-42页
        3.2.6 试件所处环境条件第42-43页
    3.3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第43-45页
        3.3.1 立式接触法试验结果第43-44页
        3.3.2 振弦式应变计测量结果第44-45页
    3.4 试验结果与预测模型对比分析第45-53页
        3.4.1 有关试验参数的说明第45页
        3.4.2 现有预测模型介绍第45-50页
        3.4.3 试验结果与预测模型对比分析第50-53页
    3.5 基于B3 模型的截面形状系数的修正第53-60页
        3.5.1 B3 模型的计算流程第53-55页
        3.5.2 B3 模型中截面形状影响因子的修正第55-57页
        3.5.3 修正后的B3 模型预测结果对比分析第57-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混凝土收缩变形机理研究第61-77页
    4.1 引言第61页
    4.2 试验模型与试验方案第61-65页
        4.2.1 试验材料与试件尺寸第61-62页
        4.2.2 混凝土内部温湿度测量方法第62-63页
        4.2.3 混凝土收缩变形测量方法第63-64页
        4.2.4 试验流程与步骤第64-65页
    4.3 传感器信号幅值随时间变化第65-68页
        4.3.1 水化过程信号幅值变化第65-66页
        4.3.2 信号幅值随龄期变化第66-68页
    4.4 早期水化过程中温度梯度第68-69页
    4.5 内部湿度梯度变化第69-71页
    4.6 收缩变形随龄期变化第71-72页
    4.7 内部湿度与收缩变形关系分析第72-75页
        4.7.1 收缩变形与内部湿度关系分析第72-73页
        4.7.2 内部湿度与截面形状的关系分析第73-75页
    4.8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ZigBee的LED道路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下一篇:基于超声导波的钢筋锈蚀检测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