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民族风俗习惯总志论文

仡佬族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研究--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3页
        一、务川仡佬族地域概况第10-11页
        二、务川仡佬族概况第11-13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一、研究目的第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7页
        一、研究内容第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四节 研究综述第17-20页
        一、民俗文化概念第17-18页
        二、仡佬族民俗文化现状第18-20页
第二章 务川仡佬族生活习俗第20-32页
    第一节 仡佬族的衣食住行第20-23页
        一、仡佬族服饰第20-21页
        二、仡佬族饮食第21-22页
        三、仡佬族住所第22-23页
        四、仡佬族出行第23页
    第二节 婚丧礼仪及节日庆典第23-28页
        一、仡佬族婚俗第23-24页
        二、仡佬族葬俗第24-25页
        三、仡佬族节庆第25-28页
    第三节 仡佬族崇拜与禁忌第28-32页
        一、仡佬族崇拜第28-30页
        二、仡佬族禁忌第30-32页
第三章 务川仡佬族生产习俗第32-38页
    第一节 仡佬族冶炼和开采第32-34页
        一、铜铁冶铸第32页
        二、砖瓦瓷烧炼第32-33页
        三、丹砂开采第33-34页
    第二节 仡佬族酒和麻糖醋的酿制第34-35页
        一、酒的酿制第34-35页
        二、麻糖醋的酿制第35页
    第三节 仡佬族雕刻、织染和纸牌制作第35-38页
        一、仡佬族雕刻第35-36页
        二、仡佬族织染第36-37页
        三、仡佬族纸牌制作第37-38页
第四章 影响务川仡佬族民俗文化特性形成的因素分析第38-46页
    第一节 异质民族民俗文化的影响第38-40页
        一、汉文化的影响第38-39页
        二、苗、土家等民俗文化的影响第39-40页
    第二节 自然环境对仡佬族民俗文化的影响第40-42页
        一、自然气候条件第40页
        二、仡佬族耕地耕作文化第40-42页
    第三节 不同的宗教信仰对仡佬族民俗文化的影响第42-46页
        一、仡佬族地区的天主教第42-44页
        二、仡佬族地区儒教、佛教和道教第44-46页
第五章 仡佬族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存在的问题第46-54页
    第一节 仡佬族民俗文化传承体系不健全第46-49页
        一、传承人的稀缺、断层第46-47页
        二、传承上存在盲目性和意识淡薄第47-48页
        三、民俗认同遭遇历史瓶颈第48-49页
    第二节 仡佬族民俗文化在保护上存在的问题第49-51页
        一、缺乏法律法规第49-50页
        二、保护范围的不全面、不彻底、不系统第50页
        三、缺乏活态式保护和社会参与第50页
        四、政府主导和宣传力度不够第50-51页
    第三节 仡佬族民俗文化开发的瓶颈第51-54页
        一、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明晰第51页
        二、开发缺乏科学规划和资源整合第51-52页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第52页
        四、品牌效应差,知名度不高第52-53页
        五、政策支持和资金上扶持不够第53-54页
第六章 仡佬族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的对策第54-62页
    第一节 健全仡佬族民俗文化传承体系第54-55页
        一、建立培养体制,培养后继人才第54页
        二、增强认同和有目的的传承第54-55页
    第二节 增强仡佬族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的协调性第55-57页
        一、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保护第55-56页
        二、梯次推进传承和保护,增强文化自觉性第56-57页
        三、保护范围的扩大化、系统化和抢救性结合第57页
    第三节 仡佬族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共赢第57-62页
        一、提升仡佬族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第57-58页
        二、科学规划,加强学术研讨第58-59页
        三、挖掘仡佬民俗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第59-60页
        四、仡佬族民俗文化的舞台演绎和展现第60页
        五、开发民俗文化价值,弘扬仡佬族民族精神第60-62页
第七章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第66-67页
仡佬族民俗文化问卷调查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明史·列女传》中母亲形象的弱化
下一篇: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的银丝贸易(1585-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