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公司互联网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理论的研究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中国互联网理财市场行业环境分析 | 第12-22页 |
2.1 互联网理财概述 | 第12-16页 |
2.1.1 互联网理财定义 | 第12页 |
2.1.2 互联网理财产品种类 | 第12页 |
2.1.3 互联网理财产品特点 | 第12-13页 |
2.1.4 互联网理财市场的形成环境 | 第13-15页 |
2.1.5 互联网理财业务主要参与者 | 第15-16页 |
2.1.6 互联网理财业务盈利模式分析 | 第16页 |
2.2 互联网理财市场调查结果分析 | 第16-22页 |
2.2.1 互联网理财用户基本属性 | 第17-18页 |
2.2.2 互联网理财用户行为分析 | 第18-19页 |
2.2.3 用户对互联网理财的态度分析 | 第19-22页 |
3 W公司互联网理财业务概况 | 第22-32页 |
3.1 W公司背景介绍 | 第22页 |
3.2 W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 第22-24页 |
3.2.1 理财业务盈利方式 | 第22-23页 |
3.2.2 盈利情况分析 | 第23-24页 |
3.3 W公司理财产品介绍 | 第24-29页 |
3.3.1 产品概况 | 第24-25页 |
3.3.2 产品变迁过程 | 第25-27页 |
3.3.3 产品期限与利率 | 第27-28页 |
3.3.4 产品销售量 | 第28-29页 |
3.4 W公司理财决策机制介绍 | 第29-32页 |
3.4.1 理财超市平台 | 第29页 |
3.4.2 大数据推送 | 第29-30页 |
3.4.3 线上销售团队 | 第30页 |
3.4.4 理财社区 | 第30-32页 |
4 W公司理财业务分析 | 第32-40页 |
4.1 五力分析 | 第32-34页 |
4.1.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32页 |
4.1.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第32-33页 |
4.1.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第33页 |
4.1.4 替代品的威胁 | 第33页 |
4.1.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第33-34页 |
4.1.6 五力分析结论 | 第34页 |
4.2 SWOT分析 | 第34-40页 |
4.2.1 优势分析 | 第34-35页 |
4.2.2 劣势分析 | 第35-36页 |
4.2.3 机会点分析 | 第36-37页 |
4.2.4 威胁点分析 | 第37页 |
4.2.5 SWOT分析结论 | 第37-40页 |
5 W公司互联网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 | 第40-44页 |
5.1 重新定位互联网理财业务内涵 | 第40-42页 |
5.1.1 明确互联网理财业务的定位 | 第40-41页 |
5.1.2 坚持理财服务的业务边界 | 第41页 |
5.1.3 争取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 | 第41-42页 |
5.1.4 分拆主体经营不同业务 | 第42页 |
5.2 提升市场占有率 | 第42-44页 |
5.2.1 重视用户分层 | 第42-43页 |
5.2.2 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获客 | 第43页 |
5.2.3 深化独具特色的决策服务 | 第43-44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44-46页 |
6.1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4页 |
6.2 研究的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