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13-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五、论文主要创新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双重救济概述 | 第19-29页 |
第一节 双重救济的概念 | 第19-21页 |
一、贸易救济中双重救济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二、WTO规则中关于双重救济的法律规定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双重救济的原因 | 第21-23页 |
一、政治原因 | 第21-22页 |
二、经济原因 | 第22-23页 |
三、技术原因 | 第23页 |
第三节 双重救济的认定 | 第23-25页 |
一、出口补贴的情形 | 第23-24页 |
二、国内补贴的情形 | 第24-25页 |
第四节 双重救济的违法性及损害 | 第25-29页 |
一、双重救济的违法性 | 第25-26页 |
二、双重救济的危害 | 第26-29页 |
第二章 美国对华双重救济的立法与实践 | 第29-36页 |
第一节 美对华双重救济的立法 | 第29-30页 |
一、美国反补贴法对中国不适用 | 第29-30页 |
二、美开始对华适用反补贴措施 | 第30页 |
第二节 美对华双重救济的实践 | 第30-36页 |
一、美对NME国家不适用反补贴法——“乔治城钢铁案” | 第30-32页 |
二、美对华反补贴新变化——“市场导向型行业测试” | 第32-33页 |
三、美对华“双反”第一案——“铜版纸案” | 第33-34页 |
四、CAFC再次裁决“双反”违法——“非公路用轮胎案”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美对华双重救济在WTO的认定与美国的执行 | 第36-47页 |
第一节 WTO对双重救济的认定 | 第36-39页 |
一、专家组对双重救济的认定 | 第36-37页 |
二、上诉机构的裁决 | 第37-39页 |
第二节 美国履行WTO裁决 | 第39-42页 |
一、通过了H.R. 4105法案 | 第39-40页 |
二、修改了四种涉案产品的税率 | 第40-42页 |
第三节 H.R. 4105法案的分析 | 第42-47页 |
一、适用补贴传递法的效果不佳 | 第42-43页 |
二、对法案的认定 | 第43-47页 |
第四章 美对华双重救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 第47-61页 |
第一节 美对华NME到期的可能模式 | 第47-49页 |
一、暂不承认中国的ME地位 | 第47-48页 |
二、附条件承认ME地位 | 第48-49页 |
三、完全承认中国的ME地位 | 第49页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情形下的双重救济问题 | 第49-53页 |
一、公平比较:与相似产品的比较 | 第50-52页 |
二、正常价值中的可获得事实 | 第52-53页 |
第三节 中国应对双重救济存在的不足 | 第53-54页 |
一、国内补贴制度亟待解决 | 第53页 |
二、行业协会作用薄弱 | 第53-54页 |
三、对“双反”应诉不足 | 第54页 |
第四节 美对华双重救济的应对策略 | 第54-61页 |
一、构建合理的补贴制度 | 第55-56页 |
二、完善行业协会的建设 | 第56-57页 |
三、“四位一体”共同应诉 | 第57页 |
四、充分利用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 | 第57-58页 |
五、继续运用WTO进行H.R.4105法案的违法性抗辩 | 第58-59页 |
六、市场经济规则下的双重救济应对策略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