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论文

基于球模型的三维冠状动脉中心线抽取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图清单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1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15-19页
    1.2 研究现状第19-26页
    1.3 面临的挑战第26-27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标与创新点第27-28页
    1.5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28-31页
第二章 冠状动脉相关医学知识介绍第31-38页
    2.1 心脏与冠状动脉解剖基础第31-32页
    2.2 冠状动脉疾病第32-34页
    2.3 冠状动脉造影第34-35页
    2.4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第35-38页
第三章 基于C60 球模型的三维冠状动脉中心线抽取方法第38-51页
    3.1 算法思想第38页
    3.2 球模型第38-44页
        3.2.1 C60 球模型第38-40页
        3.2.2 C60 顶点坐标计算第40-44页
    3.3 冠状动脉中心线抽取算法第44-46页
        3.3.1 初始点选择及符合度设置第44-45页
        3.3.2 抽取算法第45-46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三维冠状动脉中心线抽取的分支探测算法第51-67页
    4.1 问题分析第51页
    4.2 算法思想第51-53页
    4.3. 聚类算法第53-59页
        4.3.1 划分的方法第55-56页
        4.3.2 基于密度的方法第56页
        4.3.3 基于网格的方法第56-57页
        4.3.4 基于模型的方法第57-58页
        4.3.5 层次聚类方法第58-59页
    4.4 基于层次聚类的分支探测算法第59-62页
        4.4.1 算法参数选择第59-61页
        4.4.2 算法流程第61-62页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2-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基于经纬度球模型的冠状动脉中心线抽取方法第67-81页
    5.1 问题导入第67-69页
    5.2 经纬度球模型第69-74页
        5.2.1 经纬度球模型概述第69-71页
        5.2.2 经纬度球模型表面点计算第71-74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4-80页
        5.3.1 与SM3DCACEBD的比较分析第74-76页
        5.3.2 RCAAEF的评价与对比分析第76-79页
        5.3.3 从临床角度评价第79-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总结与展望第81-85页
参考文献第85-9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9-101页
致谢第101-103页
附件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胎的分子遗传学分析及基因NLRP7和KHDL3C的致病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疲劳分析的800MN模锻压机可靠性及监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