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基于蛋白互作网络模块分析的丹七类方作用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1 丹七类方研究现状第11-13页
        1.1.1 中药类方研究概述第11页
        1.1.2 丹七类方概述第11-12页
        1.1.3 丹七类方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机制研究第12-13页
    1.2 蛋白互作网络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第13-16页
        1.2.1 蛋白互作网络概述第13页
        1.2.2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第13-15页
        1.2.3 蛋白互作网络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第15-16页
        1.2.4 小结第16页
    1.3 模块分析及应用第16-20页
        1.3.1 复杂网络的模块性第16-17页
        1.3.2 模块识别算法第17-19页
        1.3.3 模块识别算法的评价第19页
        1.3.4 模块分析在PIN中的应用第19-20页
        1.3.5 小结第20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基于蛋白互作网络模块分析的方法研究第21-30页
    2.1 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及模块分析流程第21-22页
        2.1.1 成分靶点挖掘第21-22页
        2.1.2 靶点蛋白互作信息挖掘第22页
        2.1.3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第22页
        2.1.4 网络模块分析及GO注释第22页
    2.2 蛋白互作网络大小的考察第22-26页
        2.2.1 丹酚酸A靶点挖掘第23页
        2.2.2 丹酚酸A和丹酚酸B蛋白互作网络的准备第23-24页
        2.2.3 网络大小对模块识别的影响第24-26页
    2.3 蛋白互作网络稳定性考察第26-27页
        2.3.1 数据准备第26页
        2.3.2 网络稳定性考察第26-27页
    2.4 模块识别算法的选择第27-29页
        2.4.1 模块识别算法及关键参数的考察第27-28页
        2.4.2 功能一致性评价第28页
        2.4.3 模块分析方法F值评价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丹七类方主要有效成分PIN及分子作用机制研究第30-47页
    3.1 丹七类方主要有效成分的选择第30-31页
    3.2 主要有效成分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与分析第31-47页
        3.2.1 丹酚酸B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与模块分析第31-32页
        3.2.2 其他成分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与模块分析第32-47页
第四章 丹参中各组分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及分子作用机制研究第47-53页
    4.1 丹酚酸类成分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及模块分析第47-48页
    4.2 丹参酮类成分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及模块分析第48-50页
    4.3 丹参其他水溶性成份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及模块分析第50-51页
    4.4 丹参三类组分分子作用机制对比研究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丹七类方单味药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及分子作用机制研究第53-65页
    5.1 丹参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及模块分析第53-55页
        5.1.1 丹参PIN的构建第53页
        5.1.2 丹参PIN模块分析第53-54页
        5.1.3 丹参多成分协同作用机制研究第54-55页
    5.2 三七、降香、黄芪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及模块分析第55-63页
        5.2.1 三七作用机制分析第55-57页
        5.2.2 降香作用机制分析第57-60页
        5.2.3 黄芪作用机制分析第60-62页
        5.2.4 冰片PIN的构建及模块分析第62-63页
    5.3 丹参、三七、降香、黄芪、冰片作用机制对比分析第63-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丹七类方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及分子作用机制研究第65-77页
    6.1 丹七药对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及模块分析第65-68页
        6.1.1 丹七药对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第65页
        6.1.2 丹七药对PIN模块分析第65-67页
        6.1.3 丹七药对协同作用机制分析第67-68页
    6.2 复方丹参蛋白互作网络及模块分析第68-69页
        6.2.1 复方丹参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第68页
        6.2.2 复方丹参方PIN模块分析第68-69页
    6.3 冠心丹参方蛋白互作网络及模块分析第69-72页
        6.3.1 冠心丹参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第69-70页
        6.3.2 冠心丹参方PIN模块识别分析第70-71页
        6.3.3 冠心丹参方协同作用机制分析第71-72页
    6.4 芪参益气方蛋白互作网络及模块分析第72-75页
        6.4.1 芪参益气方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第72-73页
        6.4.2 芪参益气方PIN模块分析第73-74页
        6.4.3 芪参益气方协同作用机制分析第74-75页
    6.5 复方丹参方、冠心丹参方、芪参益气方作用机制对比研究第75-76页
    6.6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七章 基于功能模块的中药协同作用、继承性、涌现性机制分析及验证第77-82页
    7.1 基于功能模块的中药协同作用分析第77-79页
    7.2 基于功能模块的中药作用继承性及涌现性分析第79-80页
    7.3 模块分析结果文献验证第80页
    7.4 模块分析结果实验验证第80-81页
    7.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第82-84页
    8.1 蛋白互作网络模块分析方法方法学考察第82页
    8.2 丹七类方四个层次的作用机制解析第82-83页
    8.3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致谢第89-90页
个人简历第90-91页
附表第91-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透析及荧光成像技术的莪术醋制入肝效应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LC-MS技术的芪归银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