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艾森克人格理论概述 | 第11-14页 |
1.1.1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 第11-12页 |
1.1.2 艾森克人格问卷 | 第12-13页 |
1.1.3 国内外关于人格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 第13-14页 |
1.1.3.1 人格的脑功能相关研究 | 第13页 |
1.1.3.2 人格的脑结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2 结构磁共振成像概述 | 第14-15页 |
1.2.1 磁共振成像技术简介 | 第14页 |
1.2.2 灰质形态学研究 | 第14-15页 |
1.3 扩散磁共振成像概述 | 第15-16页 |
1.3.1 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 第15页 |
1.3.2 人脑结构连接 | 第15-16页 |
1.3.3 基于白质纤维束的结构连接 | 第16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艾森克人格的灰质形态学研究 | 第18-32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灰质形态学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2.1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介绍 | 第18-19页 |
2.2.2 VBM8工具箱 | 第19-20页 |
2.3 数据获取与数据分析 | 第20-24页 |
2.3.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2.3.2 人格调查问卷 | 第20-22页 |
2.3.3 影像数据采集 | 第22-23页 |
2.3.4 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2.3.4.1 数据预处理 | 第23页 |
2.3.4.2 相关分析 | 第23-24页 |
2.4 数据结果 | 第24-28页 |
2.4.1 数据统计特征 | 第24页 |
2.4.2 内外倾性与GMV值相关 | 第24-27页 |
2.4.3 神经质与GMV值相关 | 第27-28页 |
2.5 讨论 | 第28-30页 |
2.5.1 大脑灰质体积与内外倾性相关 | 第29-30页 |
2.5.1.1 内外倾性与杏仁核GMV负相关 | 第29页 |
2.5.1.2 内外倾性与大脑海马旁回GMV负相关 | 第29页 |
2.5.1.3 内外倾性与大脑颞中回GMV负相关 | 第29-30页 |
2.5.1.4 内外倾性和神经质与大脑额上回GMV负相关 | 第30页 |
2.5.2 大脑灰质体积与神经质相关 | 第30页 |
2.5.2.1 神经质与小脑的GMV负相关 | 第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艾森克人格的结构网络的研究 | 第32-54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弥散张量成像基本理论概述 | 第32-37页 |
3.2.1 弥散张量成像简介 | 第32-33页 |
3.2.2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原理 | 第33-37页 |
3.3 脑白质纤维追踪方法介绍 | 第37-38页 |
3.3.1 确定型纤维追踪算法 | 第37页 |
3.3.2 统计型纤维追踪算法 | 第37-38页 |
3.4 数据获取与数据分析 | 第38-47页 |
3.4.1 研究对象 | 第38-39页 |
3.4.2 人格调查问卷 | 第39页 |
3.4.3 影像数据采集 | 第39-40页 |
3.4.4 数据分析 | 第40-47页 |
3.4.4.1 数据预处理 | 第40-41页 |
3.4.4.2 构建二值网络 | 第41-44页 |
3.4.4.3 结构连接网络图论分析 | 第44-46页 |
3.4.4.4 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3.5 结果 | 第47-50页 |
3.5.1 数据统计特征 | 第47页 |
3.5.2 神经质与网络属性相关 | 第47-48页 |
3.5.3 精神质和网络属性相关 | 第48-50页 |
3.6 讨论 | 第50-52页 |
3.6.1 神经质与介数中心度正相关 | 第51页 |
3.6.2 精神质与网络属性正相关 | 第51-52页 |
3.6.2.1 精神质与介数中心度正相关 | 第51-52页 |
3.6.2.2 精神质与聚类系数正相关 | 第52页 |
3.6.2.3 精神质与最短路径长度负相关 | 第5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4-57页 |
4.1 本文总结 | 第54-55页 |
4.2 前景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