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来源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13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数据挖掘概述 | 第15-22页 |
2.1 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2.1.1 数据挖掘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数据挖掘的基本步骤 | 第15-17页 |
2.1.3 数据挖掘的主要功能 | 第17页 |
2.2 数据挖掘的方法与技术 | 第17-19页 |
2.2.1 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 | 第17-18页 |
2.2.2 数据挖掘的技术 | 第18-19页 |
2.3 数据仓库 | 第19-21页 |
2.3.1 数据仓库的系统结构 | 第19-20页 |
2.3.2 数据仓库实现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与挖掘算法选择 | 第22-29页 |
3.1 大学生心理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3.1.1 大学生心理数据存在特点 | 第22页 |
3.1.2 大学生心理数据测试技术 | 第22页 |
3.1.3 大学生心理数据分析中结合数据挖掘算法 | 第22-23页 |
3.2 聚类方法 | 第23-26页 |
3.2.1 划分方法 | 第23-24页 |
3.2.2 层次方法 | 第24页 |
3.2.3 基于网格的方法 | 第24-25页 |
3.2.4 基于密度的方法 | 第25页 |
3.2.5 基于模型的方法 | 第25-26页 |
3.3 异常挖掘算法 | 第26-27页 |
3.3.1 异常挖掘与离群点检测 | 第26页 |
3.3.2 常见异常点检测算法 | 第26-27页 |
3.4 关联规则 | 第27-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智能分析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9-36页 |
4.1 编写目的 | 第29页 |
4.2 系统主要设计目标 | 第29页 |
4.3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 第29-34页 |
4.3.1 数据采集模块 | 第30-31页 |
4.3.2 数据预处理模块 | 第31-32页 |
4.3.3 异常挖掘模块 | 第32页 |
4.3.4 关联规则模块 | 第32-33页 |
4.3.5 心理测试模块 | 第33-34页 |
4.4 其他需求 | 第34-35页 |
4.4.1 外部接.需求 | 第34页 |
4.4.2 性能需求 | 第34页 |
4.4.3 设计约束 | 第34-35页 |
4.4.4 属性 | 第3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智能分析系统的概要设计 | 第36-48页 |
5.1 系统体系结构 | 第36页 |
5.1.1 系统软件平台 | 第36页 |
5.1.2 开发工具 | 第36页 |
5.2 系统流程图 | 第36-42页 |
5.2.1 数据采集模块的流程图 | 第37-38页 |
5.2.2 数据预处理模块的流程图 | 第38-39页 |
5.2.3 异常挖掘模块的流程图 | 第39-40页 |
5.2.4 关联规则模块的流程图 | 第40-41页 |
5.2.5 心理测试模块的流程图 | 第41-42页 |
5.3 系统概述 | 第42-44页 |
5.3.1 产品描述 | 第42-43页 |
5.3.2 产品功能 | 第43页 |
5.3.3 用户特点 | 第43-44页 |
5.3.4 一般约束 | 第44页 |
5.3.5 假设和依据 | 第44页 |
5.3.6 参考资料 | 第44页 |
5.4 数据库设计 | 第44-47页 |
5.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44-45页 |
5.4.2 数据库设计思路 | 第45页 |
5.4.3 数据表设计 | 第45-4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智能分析系统的详细设计和测试 | 第48-62页 |
6.1 项目简介 | 第48页 |
6.2 关键技术实现 | 第48-49页 |
6.2.1 基于聚类的异常挖掘算法 | 第48-49页 |
6.2.2 非平衡数据处理方法 | 第49页 |
6.2.3 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 | 第49页 |
6.3 详细设计和编程 | 第49-56页 |
6.3.1 数据收集 | 第49-50页 |
6.3.2 数据预处理 | 第50-52页 |
6.3.3 功能实现与使用步骤 | 第52-56页 |
6.4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56-61页 |
6.4.1 异常数据挖掘 | 第56-58页 |
6.4.2 关联规则挖掘 | 第58-6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7.1 总结 | 第62页 |
7.2 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