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君子形象与君子观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君子”内涵的演变与《诗经》中的君子形象 | 第12-23页 |
第一节 “君子”的内涵与君子观的产生 | 第12-15页 |
一、“君子”内涵的产生 | 第12-14页 |
二、君子观的产生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诗经》中的君子形象 | 第15-19页 |
第三节 《诗经》中君子形象的塑造方法 | 第19-23页 |
一、以玉作比 | 第19-21页 |
二、铺陈直叙 | 第21-22页 |
三、侧面烘托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诗经》君子形象蕴含的君子观 | 第23-34页 |
第一节 威严仪态 | 第23-27页 |
第二节 美好德行 | 第27-28页 |
第三节 能力素养 | 第28-31页 |
一、治国才能 | 第28-29页 |
二、军事才能 | 第29-30页 |
三、文学素养 | 第30-31页 |
四、音乐素养 | 第31页 |
第四节 君子典范 | 第31-34页 |
一、《卫风·淇奥》中的君子 | 第32-33页 |
二、《大雅·思齐》中的文王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诗经》君子观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 第34-43页 |
第一节 孔子的君子观 | 第34-39页 |
一、君子应遵守的原则 | 第34-35页 |
二、君子应具备的素质 | 第35-39页 |
第二节 先秦儒家君子观的发展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