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烟气潜热利用可行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环境问题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国内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发展现状第13-14页
        1.2.2 烟气潜热利用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混合气体的凝结理论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7-18页
第2章 联合循环烟气分析及余热潜力计算第18-29页
    2.1 联合循环烟气计算第18-22页
        2.1.1 燃料成分及热物性第18-20页
        2.1.2 燃烧计算第20-22页
    2.2 烟气的热力平衡冷凝特性第22-24页
        2.2.1 热力学冷凝曲线第22-23页
        2.2.2 烟气中水蒸汽的理论冷凝率第23-24页
    2.3 烟气余热潜力计算第24-28页
        2.3.1 烟气显热损失第24-27页
        2.3.2 烟气潜热损失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烟气管外对流冷凝换热分析第29-38页
    3.1 烟气对流冷凝换热传热传质的类比第29-31页
    3.2 模型控制微分方程第31-36页
        3.2.1 质量传递第32-34页
        3.2.2 热量传递第34页
        3.2.3 液膜内温度分布、速度分布第34-36页
    3.3 理论计算第36页
    3.4 无量纲关联式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烟气潜热回收热电联产系统第38-49页
    4.1 烟气潜热回收热电联产系统第38-40页
    4.2 冷凝式换热器设计第40-41页
    4.3 冷凝式换热器效益分析第41-43页
        4.3.1 节能效益第41-42页
        4.3.2 环保效益第42-43页
    4.4 增压冷凝过程第43-46页
        4.4.1 气体状态改变第43-44页
        4.4.2 增压效果第44-46页
    4.5 凝结换热强化第46-47页
        4.5.1 粗糙表面法第46-47页
        4.5.2 扩展表面法第47页
    4.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1 主要结论第49页
    5.2 工作展望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新型Zr基复合核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PM2.5产排特性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