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烟气潜热利用可行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环境问题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内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2.2 烟气潜热利用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混合气体的凝结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第2章 联合循环烟气分析及余热潜力计算 | 第18-29页 |
2.1 联合循环烟气计算 | 第18-22页 |
2.1.1 燃料成分及热物性 | 第18-20页 |
2.1.2 燃烧计算 | 第20-22页 |
2.2 烟气的热力平衡冷凝特性 | 第22-24页 |
2.2.1 热力学冷凝曲线 | 第22-23页 |
2.2.2 烟气中水蒸汽的理论冷凝率 | 第23-24页 |
2.3 烟气余热潜力计算 | 第24-28页 |
2.3.1 烟气显热损失 | 第24-27页 |
2.3.2 烟气潜热损失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烟气管外对流冷凝换热分析 | 第29-38页 |
3.1 烟气对流冷凝换热传热传质的类比 | 第29-31页 |
3.2 模型控制微分方程 | 第31-36页 |
3.2.1 质量传递 | 第32-34页 |
3.2.2 热量传递 | 第34页 |
3.2.3 液膜内温度分布、速度分布 | 第34-36页 |
3.3 理论计算 | 第36页 |
3.4 无量纲关联式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烟气潜热回收热电联产系统 | 第38-49页 |
4.1 烟气潜热回收热电联产系统 | 第38-40页 |
4.2 冷凝式换热器设计 | 第40-41页 |
4.3 冷凝式换热器效益分析 | 第41-43页 |
4.3.1 节能效益 | 第41-42页 |
4.3.2 环保效益 | 第42-43页 |
4.4 增压冷凝过程 | 第43-46页 |
4.4.1 气体状态改变 | 第43-44页 |
4.4.2 增压效果 | 第44-46页 |
4.5 凝结换热强化 | 第46-47页 |
4.5.1 粗糙表面法 | 第46-47页 |
4.5.2 扩展表面法 | 第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