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物理光学(波动光学)论文--偏振与色散论文

椭偏法测量光学材料色散的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第8页
    1.2 色散常规测量方法第8-12页
        1.2.1 V棱镜法第8-9页
        1.2.2 全反射临界角法第9-10页
        1.2.3 最小偏向角法第10-11页
        1.2.4 迈克尔逊法第11页
        1.2.5 马赫-曾德尔法第11-12页
    1.3 椭圆偏振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2-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2 仿真分析消光式椭偏法测折射率第16-27页
    2.1 椭偏法测量原理第16-20页
        2.1.1 光度法第16-17页
        2.1.2 消光法第17-20页
    2.2 消光式椭偏法测量色散原理第20-22页
    2.3 起偏角与检偏角对测量折射率准确度的影响第22-23页
    2.4 入射角对测量折射率准确度的影响第23-24页
    2.5 波长对测量折射率准确度的影响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7页
3 方案设计和实验装置搭建第27-36页
    3.1 方案设计第27-28页
    3.2 实验装置第28页
    3.3 实验仪器的选取第28-33页
        3.3.1 光源的选取第28-29页
        3.3.2 单色仪的选取第29-30页
        3.3.3 步进电机的选取第30页
        3.3.4 偏振片的选取第30-31页
        3.3.5 被测样品第31页
        3.3.6 光电探测器的选取第31-32页
        3.3.7 光电准直仪第32-33页
    3.4 搭建实验平台与实验测量过程第33-35页
        3.4.1 偏振片光轴的确定第33页
        3.4.2 验证光栅单色仪岀射波长第33-34页
        3.4.3 搭建实验平台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光学材料可见光波段折射率测量结果分析第36-47页
    4.1 数据处理第36-37页
    4.2 V棱镜法测量材料折射率第37-39页
    4.3 不同入射角对测量结果的实验分析第39-41页
    4.4 起偏角与检偏角对测量结果实验分析第41-42页
    4.5 样品的色散测量第42-46页
    4.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5 实验结果误差分析第47-51页
    5.1 误差分析第47-50页
        5.1.1 光强波动引起折射率测量误差第47页
        5.1.2 波长误差所引起折射率测量误差第47-48页
        5.1.3 入射角误差所引起折射率测量误差第48-49页
        5.1.4 检偏角测量误差所引起的折射率测量误差第49页
        5.1.5 样品温度变化引起折射率测量误差第49页
        5.1.6 误差总体分析第49-50页
    5.2 本章小结第50-5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1-52页
    6.1 结论第51页
    6.2 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57页
致谢第57-60页
附录第60-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矩形薄板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
下一篇:多路径耦合的光力学系统的吸收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