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18页 |
1.1 洛克沙胂的使用及其环境影响 | 第9-11页 |
1.1.1 洛克沙胂的使用 | 第9页 |
1.1.2 洛克沙胂的环境影响 | 第9-11页 |
1.2 洛克沙胂的迁移转化 | 第11-13页 |
1.2.1 洛克沙胂的迁移 | 第11-12页 |
1.2.2 洛克沙胂的转化 | 第12-13页 |
1.3 洛克沙胂的去除 | 第13-16页 |
1.3.1 洛克沙胂的非生物去除 | 第13-14页 |
1.3.2 洛克沙胂的生物去除 | 第14-16页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3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洛克沙胂存在条件下A/O工艺的运行性能评估 | 第18-28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实验装置与材料 | 第18-20页 |
2.2.1 实验装置运行 | 第18-19页 |
2.2.2 实验配水 | 第19-20页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0页 |
2.3 检测与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2.3.1 污水指标的测量 | 第20-21页 |
2.3.2 污泥性质的测定 | 第21页 |
2.3.3 生物多样性测定 | 第2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1-27页 |
2.4.1 洛克沙胂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第21-23页 |
2.4.2 污泥微生物活性的变化 | 第23-25页 |
2.4.3 洛克沙胂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微生物对洛克沙胂代谢研究 | 第28-39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洛克沙胂及其代谢产物的测量 | 第28-30页 |
3.2.1 含砷化合物的分离 | 第28-29页 |
3.2.2 洛克沙胂的测量 | 第29页 |
3.2.3 洛克沙胂代谢产物的测量 | 第29-30页 |
3.2.4 邻氨基苯酚的测量 | 第30页 |
3.2.5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第30页 |
3.3 洛克沙胂的分布规律 | 第30-35页 |
3.3.1 砷的型态分布 | 第30-33页 |
3.3.2 砷的守恒 | 第33-35页 |
3.4 洛克沙胂的代谢机理 | 第35-36页 |
3.5 洛克沙胂及其代谢产物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养殖废水中洛克沙胂的吸附和砷的回收研究 | 第39-49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4.2.1 材料的制备 | 第39页 |
4.2.2 洛克沙胂的吸附实验 | 第39-41页 |
4.2.2.1 溶液pH对吸附的影响 | 第40页 |
4.2.2.2 吸附动力学 | 第40页 |
4.2.2.3 吸附等温模型的拟合 | 第40-41页 |
4.2.3 砷的回收 | 第41页 |
4.2.4 砷的测定方法 | 第4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4.3.1 材料的表征 | 第41-42页 |
4.3.2 溶液pH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3 吸附动力学 | 第43-44页 |
4.3.4 吸附等温模型 | 第44-46页 |
4.3.5 洛克沙胂的吸附机制 | 第46-47页 |
4.3.6 钙砷化合物的成分分析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9-51页 |
5.1 结论 | 第49-50页 |
5.2 建议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