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森林土壤理化性质论文

千阳县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1.1 引言第10-12页
        1.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第10-11页
        1.1.2 森林以及人工林碳汇的作用第11-12页
    1.2 土壤方面的研究第12页
    1.3 土壤碳库计量方法第12-13页
        1.3.1 碳通量方面的研究第12-13页
        1.3.2 土壤碳贮存量的变化方法第13页
    1.4 土壤储量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1 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方法第14-16页
        1.4.2 人工林有机碳的研究进展第16页
    1.5 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研究方法第16-18页
        1.5.1 收获法估算测量法第16-17页
        1.5.2 涡旋相关法第17页
        1.5.3 遥感法第17页
        1.5.4 碳贮存量变化模型法第17页
        1.5.5 生物量法第17-18页
    1.6 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研究第18-19页
        1.6.1 土壤中速效 P 的研究第18-19页
        1.6.2 土壤中速效 K 含量的研究第19页
        1.6.3 土壤中 N 素含量研究第19页
    1.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内容第21-29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1页
    2.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2.2.1 各个样地植被生长调查分析第21页
        2.2.2 三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垂直分布结构特征第21页
        2.2.3 三种林分各个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对比探究第21-22页
        2.2.4 三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荒地调查对比探究第22页
        2.2.5 三种林分中速效 P、K、N 对比特征第22页
    2.3 研究区域植被调查情况第22-23页
    2.4 技术路线第23-25页
    2.5 样品采集以及研究方法第25-29页
        2.5.1 样品采集第25页
        2.5.2 样品处理与分析第25-28页
        2.5.3 分析方法第28-29页
第三章 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第29-35页
    3.1 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第29-31页
        3.1.1 杨树与荒地土壤碳含量相比较第29页
        3.1.2 侧柏与荒地土壤碳含量相比较第29-30页
        3.1.3 刺槐与荒地土壤碳含量相比较第30-31页
    3.2 三种林分与荒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特征第31-32页
    3.3 不同林分不同层次土壤容重特征第32-33页
    3.4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特征第33-34页
    3.5 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第34-35页
第四章 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第35-40页
    4.1 不同林分土壤中营养元素对比探究第35-40页
        4.1.1 不同林分中速效 P 含量研究第35-36页
        4.1.2 不同林分中速效 K 含量研究第36-37页
        4.1.3 不同林分中土壤速效 N 含量第37-39页
        4.1.4 不同林分中土壤含水率的对比第39-4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0-41页
    5.1 研究结论第40页
    5.2 研究展望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致谢第45-46页
作者简介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舒曼谐振波的极化分析与干扰抑制的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三阶自旋耦合的双黑洞系统混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