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影响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1.1 小净距隧道的概念 | 第9-11页 |
1.1.2 爆破振动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爆破振动安全评判现状 | 第12页 |
1.2.2 爆破振动数值模拟的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爆破机理分析及爆破荷载的简化 | 第15-35页 |
2.1 岩石中爆炸应力波的传播过程 | 第15-16页 |
2.2 岩石爆破的作用 | 第16-18页 |
2.2.1 岩石爆破的内部作用 | 第16-17页 |
2.2.2 岩石爆破的外部作用 | 第17-18页 |
2.3 岩石的爆破破岩的机理 | 第18-20页 |
2.4 爆破荷载的简化 | 第20-32页 |
2.4.1 现有两种荷载简化模型的简介 | 第20-25页 |
2.4.2 现有两种荷载简化模型的对比 | 第25页 |
2.4.3 “群孔荷载简化模型”存在的不足 | 第25页 |
2.4.4 改进现有的“群孔荷载简化模型” | 第25-30页 |
2.4.5 改进型“群孔荷载简化模型”计算实例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5页 |
第三章 爆破荷载简化模型数值模拟及现场测试验证 | 第35-61页 |
3.1 概述 | 第35页 |
3.2 赛岭隧道爆破设计方案 | 第35-37页 |
3.3 现场爆破监测方案及其结果分析 | 第37-43页 |
3.3.1 测试设备 | 第37-38页 |
3.3.2 监测目的与测点的布设 | 第38-40页 |
3.3.3 监测结果及其分析 | 第40-43页 |
3.4 改进型“群孔荷载简化模型”的数值试算 | 第43-58页 |
3.4.1 爆破荷载简化模型的计算 | 第43-44页 |
3.4.2 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3.4.3 模量的取值问题 | 第45-50页 |
3.4.4 边界条件的选择与建立 | 第50-52页 |
3.4.5 模型体系的特征值分析 | 第52-54页 |
3.4.6 动平衡方程的求解 | 第54-56页 |
3.4.7 数值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6-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四章 赛岭小净距隧道爆破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61-91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61-62页 |
4.1.1 工程简介 | 第61-62页 |
4.1.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62页 |
4.2 三维有限元爆破振动纵向影响分析 | 第62-81页 |
4.2.1 概述 | 第62-64页 |
4.2.2 不同围岩等级下双洞掌子面错开距离分析 | 第64-72页 |
4.2.3 不同埋深情况下双洞掌子面错开距离分析 | 第72-79页 |
4.2.4 纵向影响分析小结及工法优化结论 | 第79-81页 |
4.3 二维有限元爆破振动衬砌影响分析 | 第81-90页 |
4.3.1 概述 | 第81页 |
4.3.2 模型的建立 | 第81-82页 |
4.3.3 衬砌内力云图分析 | 第82-87页 |
4.3.4 衬砌峰值振速云图分析 | 第87-9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5.1 结论 | 第91-92页 |
5.2 展望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