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第一章 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 第11-22页 |
第一节 中草药的含义及特点 | 第11-14页 |
一、中草药的含义 | 第11页 |
二、中草药的特点 | 第11-12页 |
三、我国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史 | 第12-14页 |
第二节 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简介 | 第14-17页 |
一、韩国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 | 第14-15页 |
二、日本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 | 第15-16页 |
三、美国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 | 第16页 |
四、欧洲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我国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 | 第17-22页 |
一、新药开发的起点和源泉 | 第18页 |
二、防止仿制、秘方及验方的流失 | 第18页 |
三、防范域外制药企业用知识产权手段占领我国中草药市场 | 第18-19页 |
四、有利于提高我国中草药研发水平 | 第19-20页 |
五、进入国际市场的需要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分析 | 第22-32页 |
第一节 中草药专利权保护 | 第22-27页 |
一、中草药专利保护的内容 | 第22-26页 |
二、获得中草药专利保护的必备条件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中草药行政保护 | 第27-29页 |
一、中草药行政保护的内容 | 第27-29页 |
二、中草药行政保护的条件 | 第29页 |
第三节 中草药的其他知识产权保护 | 第29-32页 |
一、中草药商标权保护 | 第29-30页 |
二、中草药商业秘密保护 | 第30-31页 |
三、中草药著作权保护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我国中草药立法保护缺失分析 | 第32-44页 |
第一节 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 第32-36页 |
一、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 | 第32-34页 |
二、个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 | 第34-35页 |
三、地方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中草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36-44页 |
一、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二、商标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三、商业秘密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41页 |
四、著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五、行政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对我国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 第44-55页 |
第一节 中草药专利保护的行政完善 | 第44-47页 |
一、注重综合立法 | 第44-45页 |
二、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及培养专门人才 | 第45-47页 |
三、完善各部门之间的衔接 | 第47页 |
第二节 中草药专利保护的立法完善 | 第47-51页 |
一、完善事先知情同意制度 | 第47-49页 |
二、完善传统知识来源披露制度 | 第49-50页 |
三、完善专利公示制度 | 第50-51页 |
四、延长专利有效期限 | 第51页 |
第三节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51-55页 |
一、开展科技合作、交流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 第52页 |
二、中草药科技合作应遵循的原则 | 第52-53页 |
三、建立科技合作方式的成果归属和分享制度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