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本文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历史意义与理论设想 | 第16-28页 |
2.1 低碳经济作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16-22页 |
2.1.1 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6-18页 |
2.1.2 低碳经济是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扬弃 | 第18-21页 |
2.1.3 低碳经济在未来新兴产业结构中的地位 | 第21-22页 |
2.2 我国有效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支撑 | 第22-28页 |
2.2.1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低碳经济 | 第22-24页 |
2.2.2 低碳经济循环、运营的经济学模型 | 第24-25页 |
2.2.3 用博弈论分析低碳经济所蕴涵的经济关系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境域与基本矛盾 | 第28-36页 |
3.1 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境域 | 第28-32页 |
3.1.1 我国低碳经济的自发性增长阶段 | 第28-30页 |
3.1.2 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与传统产业发展道路的对立统一 | 第30-31页 |
3.1.3 我国低碳经济的包容性增长阶段 | 第31-32页 |
3.2 决定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 | 第32-36页 |
3.2.1 低碳经济发展的自发性与自觉性的矛盾 | 第32-33页 |
3.2.2 低碳经济与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与协作 | 第33-34页 |
3.2.3 低碳经济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我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与制度设计 | 第36-48页 |
4.1 技术创新——开发低碳经济的生产力潜能 | 第36-38页 |
4.1.1 低碳经济的科技前提 | 第36-37页 |
4.1.2 环保产业革命为低碳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 第37-38页 |
4.2 确立主体——培育发展低碳经济的现代化经济关系 | 第38-42页 |
4.2.1 政府与企业间发展低碳经济的契约 | 第38-39页 |
4.2.2 企业间达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契约 | 第39-40页 |
4.2.3 企业与民众维护低碳产业发展的契约 | 第40-41页 |
4.2.4 政府与民众维护低碳产业发展的契约 | 第41-42页 |
4.3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设计 | 第42-48页 |
4.3.1 建立和规范碳排放量交易市场 | 第42-43页 |
4.3.2 保护和引导低碳技术革新和推广 | 第43-45页 |
4.3.3 仲裁、维护低碳经济发展契约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