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传统镁合金加工方法 | 第12-13页 |
1.3 大塑性变形技术 | 第13-19页 |
1.3.1 高压扭转 | 第14-15页 |
1.3.2 多向锻造 | 第15-16页 |
1.3.3 累积叠扎 | 第16-18页 |
1.3.4 等通道挤压 | 第18-19页 |
1.4 等通道挤压原理 | 第19-26页 |
1.4.1 ECAP基本参数 | 第20-24页 |
1.4.2 ECAP实验因素 | 第24-26页 |
1.5 ECAP有限元分析 | 第26页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6-28页 |
1.7.1 论文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1.7.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2章 ECAP有限元模拟 | 第28-38页 |
2.1 Deform-3D软件简介 | 第28页 |
2.2 Deform-3D的操作流程 | 第28-30页 |
2.2.1 Pre-processor | 第28-29页 |
2.2.2 Simulator | 第29-30页 |
2.2.3 Post-processor | 第30页 |
2.3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0-33页 |
2.3.1 ECAP模型的构建 | 第31页 |
2.3.2 材料模型的选择 | 第31-32页 |
2.3.3 模拟参数 | 第32-33页 |
2.4 模拟分析结果 | 第33-37页 |
2.4.1 工件变形过程及流动方式 | 第33-34页 |
2.4.2 载荷分析 | 第34-35页 |
2.4.3 等效应力分析 | 第35-36页 |
2.4.4 等效应变分析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38-43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3.2 实验方案 | 第39页 |
3.3 ECAP实验 | 第39-40页 |
3.4 微观组织观察 | 第40-41页 |
3.4.1 试样取样部位 | 第40-41页 |
3.4.2 金相组织 | 第41页 |
3.4.3 晶粒度 | 第41页 |
3.5 硬度测试 | 第41页 |
3.6 退火处理 | 第41-42页 |
3.7 电化学测试 | 第42-43页 |
第4章 恒温等通道挤压Mg-Zn-Mn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 第43-49页 |
4.1 前言 | 第43页 |
4.2 恒温ECAP挤压道次对Mg-Zn-Mn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3-45页 |
4.3 ECAP挤压道次对Mg-Zn-Mn合金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 恒温挤压Mg-Zn-Mn合金在PBS模拟体液中的耐蚀性 | 第46-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变温等通道挤压Mg-Zn-Mn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 第49-56页 |
5.1 引言 | 第49-50页 |
5.2 变温ECAP挤压道次对Mg-Zn-Mn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50-52页 |
5.3 变温ECAP挤压对Mg-Zn-Mn合金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52页 |
5.4 变温挤压Mg-Zn-Mn合金在PBS模拟体液中的耐蚀性 | 第52-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退火处理对Mg-Zn-Mn合金微观组织、组织、硬度和耐蚀性能的影响 | 第56-62页 |
6.1 引言 | 第56页 |
6.2 退火温度对Mg-Zn-Mn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6-59页 |
6.3 退火温度对挤压4道次Mg-Zn-Mn合金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59页 |
6.4 退火温度对Mg-Zn-Mn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