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上編 | 第11-40页 |
第一章 緒論 | 第11-16页 |
(一)選題意義 | 第11页 |
(二)研究綜述 | 第11-15页 |
(三)論文主要內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邵懿辰生平著述概述 | 第16-21页 |
(一)生平概述 | 第16-19页 |
(二)著述概况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邵懿辰學術思想概述 | 第21-26页 |
(一)以宋學兼包漢學 | 第21-22页 |
(二)學宗桐城,旁涉諸家 | 第22-23页 |
(三)維古文以維群經 | 第23-24页 |
(四)今文經學立場的激烈化 | 第24-26页 |
第四章 《禮經通論》的學術影響及歷史地位 | 第26-31页 |
(一)《禮經通論》之創新處 | 第26-28页 |
(二)《禮經通論》之歷史評價與意義 | 第28-29页 |
(三)《禮經通論》對康有為之影響 | 第29-31页 |
第五章 邵懿辰《四庫簡目標注》流傳考 | 第31-40页 |
(一)邵懿辰草創階段 | 第31-33页 |
(二)孫詒讓及以後各家增補情況 | 第33-36页 |
(三)由“邵目”衍生的《簡目》標注著作 | 第36-39页 |
本章小結 | 第39-40页 |
下編:《邵懿辰年譜》 | 第40-117页 |
凡例 | 第40-41页 |
家族世系 | 第41-46页 |
正譜 | 第46-114页 |
嘉慶十五年庚午 一歲(1810年) | 第46页 |
嘉慶十六年辛未 兩歲(1811年) | 第46页 |
嘉慶十七年壬申 三歲(1812年) | 第46-47页 |
嘉慶十八年癸酉 四歲(1813年) | 第47页 |
嘉慶十九年甲戌 五歲(1814年) | 第47页 |
嘉慶二十年乙亥 六歲(1815年) | 第47-48页 |
嘉慶二十一年丙子 七歲(1816年) | 第48页 |
嘉慶二十二年丁丑 八歲(1817年) | 第48页 |
嘉慶二十三年戊寅 九歲(1818年) | 第48-49页 |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 十歲(1819年) | 第49页 |
嘉慶二十五年庚辰 十一歲(1820年) | 第49页 |
清宣宗 旻寧 道光 | 第49-91页 |
道光元年辛巳 十二歲(1821年) | 第49-50页 |
道光二年壬午 十三歲(1822年) | 第50页 |
道光三年癸未 十四歲(1823年) | 第50页 |
道光四年甲申 十五歲(1824年) | 第50-51页 |
道光五年乙酉 十六歲(1825年) | 第51页 |
道光六年丙戌 十七歲(1826年) | 第51页 |
道光七年丁亥 十八歲(1827年) | 第51页 |
道光八年戊子 十九歲(1828年) | 第51-52页 |
道光九年己丑 二十歲(1829年) | 第52页 |
道光十年庚寅 二十一歲(1830年) | 第52页 |
道光十一年辛卯 二十二歲(1831年) | 第52-53页 |
道光十二年壬辰 二十三歲(1832年) | 第53页 |
道光十三年癸巳 二十四歲(1833年) | 第53-54页 |
道光十四年甲午 二十五歲(1834年) | 第54页 |
道光十五年乙未 二十六歲(1835年) | 第54-56页 |
道光十六年丙申 二十七歲(1836年) | 第56-57页 |
道光十七年丁酉 二十八歲(1837年) | 第57页 |
道光十八年戊戌 二十九歲(1838年) | 第57-58页 |
道光十九年己亥 三十歲(1839年) | 第58页 |
道光二十年庚子 三十一歲(1840年) | 第58-60页 |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 三十二歲(1841年) | 第60-62页 |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 三十三歲(1842年) | 第62-63页 |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 三十四歲(1843年) | 第63-80页 |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 三十五歲(1844年) | 第80-82页 |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 三十六歲(1845年) | 第82-83页 |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 三十七歲(1846年) | 第83-85页 |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 三十八歲(1847年) | 第85-87页 |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 三十九歲(1848年) | 第87-88页 |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 四十歲(1849年) | 第88-89页 |
道光三十年庚戌 四十一歲(1850年) | 第89-91页 |
清文宗 奕詝 咸豐 | 第91-114页 |
咸豐元年辛亥 四十二歲(1851年) | 第91-93页 |
咸豐二年壬子 四十三歲(1852年) | 第93页 |
咸豐三年癸丑 四十四歲(1853年) | 第93-97页 |
咸豐四年甲寅 四十五歲(1854年) | 第97-98页 |
咸豐五年乙卯 四十六歲(1855年) | 第98-100页 |
咸豐六年丙辰 四十七歲(1856年) | 第100-101页 |
咸豐七年丁巳 四十八歲(1857年) | 第101-102页 |
咸豐八年戊午 四十九歲(1858年) | 第102-103页 |
咸豐九年己未 五十歲(1859年) | 第103-105页 |
咸豐十年庚申 五十一歲(1860年) | 第105-110页 |
咸豐十一年辛酉 五十二歲(1861年) | 第110-114页 |
譜餘 | 第114-117页 |
清穆宗 載淳 同治 | 第114-117页 |
同治元年 壬戌(1862年) | 第114页 |
同治二年 癸亥(1863年) | 第114-115页 |
同治三年 甲子(1864年) | 第115页 |
同治四年 乙丑(1865年) | 第115-117页 |
附錄:譜主傳記資料 | 第117-119页 |
曾國藩《皇清誥授中憲大夫追贈道銜刑部湖廣司員邵君位西墓志銘》 | 第117页 |
馬新貽《為在籍京元守城殉節臚陳死事情形懇恩議恤折》 | 第117-118页 |
《清史稿》本傳 | 第118-119页 |
參考文獻 | 第119-124页 |
一、古籍 | 第119-121页 |
二、今人整理著作 | 第121-122页 |
三、今人著作 | 第122-123页 |
四、期刊論文 | 第123-124页 |
後記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