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5页 |
1.1 小麦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1.2 表达差异基因研究方法 | 第16-22页 |
1.2.1 GeneFishing 技术 | 第16-19页 |
1.2.2 转录组测序 RNA-seq | 第19-22页 |
1.3 大麦条斑花叶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 第22-24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41页 |
2.1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2.2 菌株与载体 | 第25页 |
2.3 生化试剂 | 第25-26页 |
2.4 主要溶液配方 | 第26页 |
2.5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2.6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6-27页 |
2.7 方法 | 第27-41页 |
2.7.1 小麦材料的准备 | 第27-28页 |
2.7.2 GeneFish 技术筛选表达差异基因 | 第28-32页 |
2.7.3 小麦 TaARP1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2-40页 |
2.7.4 小麦 TaTGA4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40页 |
2.7.5 RNA-seq 分析表达差异基因 | 第40-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62页 |
3.1 SN6306 与 YN15 抗性鉴定 | 第41-42页 |
3.2 GeneFishing 技术查找差异条带 | 第42-43页 |
3.2.1 RNA 浓度与纯度的检测 | 第42页 |
3.2.2 反转录合成第一条 cDNA 链 | 第42页 |
3.2.3 GeneFishing-PCR | 第42-43页 |
3.3 小麦 TaARP1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43-50页 |
3.3.1 小麦 TaARP1 基因 cDNA 与全长的获得 | 第43-45页 |
3.3.2 ARPs 蛋白的多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45-47页 |
3.3.3 TaARP1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7页 |
3.3.4 小麦 TaARP1 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 | 第47-50页 |
3.4 小麦 TaTGA4 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 第50-53页 |
3.4.1 小麦 TaTGA4 基因的 cDNA 获得 | 第50-52页 |
3.4.2 小麦 TaTGA4 基因编码蛋白多序列联配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52-53页 |
3.5 RNA-seq 分析表达差异基因 | 第53-62页 |
3.5.1 RNA-seq 测序结果的验证 | 第53-55页 |
3.5.2 荧光定量 PCR 表达分析 | 第55-62页 |
4 讨论 | 第62-64页 |
5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