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整车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2 行业概况和趋势 | 第11-15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5-20页 |
1.3.1 质量的定义 | 第15-16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6-20页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第20-33页 |
2.1 系统概述 | 第20页 |
2.2 平台选用 | 第20-22页 |
2.2.1 平台特点 | 第20-21页 |
2.2.2 数据安全机制 | 第21-22页 |
2.2.3 中间层应用服务器机制 | 第22页 |
2.3 任务概述 | 第22-23页 |
2.4 功能需求 | 第23-33页 |
2.4.1 数据流程图 | 第23页 |
2.4.2 运行环境及系统界面要求 | 第23-24页 |
2.4.3 检查信息收集方式(系统输入模块) | 第24-25页 |
2.4.4 检测设备信息收集方式(设备通信模块) | 第25-27页 |
2.4.5 信息处理方式(系统处理模块) | 第27页 |
2.4.6 信息的输出方式(输出模块) | 第27页 |
2.4.7 电子触摸屏显示输出 | 第27-31页 |
2.4.8 信息的查询方式(查询模块) | 第31页 |
2.4.9 用户的权限及定义 | 第31页 |
2.4.10 预留接口 | 第31-32页 |
2.4.11 扩展及二次开发 | 第32页 |
2.4.12 其它 | 第32-33页 |
2.4.12.1 系统安装说明书 | 第32页 |
2.4.12.2 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 第32页 |
2.4.12.3 未尽事宜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总体设计 | 第33-50页 |
3.1 系统总体设计论述 | 第33页 |
3.2 运行环境说明 | 第33-34页 |
3.3 整车质量管理功能模块图 | 第34页 |
3.4 系统功能设计 | 第34-50页 |
3.4.1 基础数据管理 | 第34-43页 |
3.4.2 质量标准管理 | 第43-45页 |
3.4.3 质量检验管理 | 第45-50页 |
第四章 整车质量管理系统实现 | 第50-87页 |
4.1 系统界面 | 第50-52页 |
4.1.1 系统登陆界面 | 第50-51页 |
4.1.2 系统主界面 | 第51-52页 |
4.2 系统管理 | 第52-55页 |
4.3 基础数据管理 | 第55-73页 |
4.3.1 检查员管理 | 第56-57页 |
4.3.2 工作中心信息维护 | 第57-58页 |
4.3.3 故障件信息维护 | 第58-60页 |
4.3.4 缺陷信息维护 | 第60-61页 |
4.3.5 故障件缺陷信息维护 | 第61-63页 |
4.3.6 故障件责任原因维护 | 第63-66页 |
4.3.7 整车检查卡信息维护 | 第66-73页 |
4.4 质量标准管理 | 第73-74页 |
4.4.1 质量统计目标默认值维护 | 第73页 |
4.4.2 质量统计目标维护 | 第73-74页 |
4.4.3 检测设备目标值维护 | 第74页 |
4.5 质量检验管理 | 第74-81页 |
4.5.1 整车检查卡打印 | 第75-76页 |
4.5.2 故障件缺陷信息扫描 | 第76-78页 |
4.5.3 故障件责任原因统计 | 第78-80页 |
4.5.4 检测设备数据采集 | 第80-81页 |
4.6 质量检验分析 | 第81-87页 |
4.6.1 分析查询—C/S 部分的实现 | 第82-84页 |
4.6.2 分析查询—B/S 部分的实现 | 第84-87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