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对比实证分析--基于前沿分析法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为银行业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 第10页 |
1.1.2 为各银行提高自身经营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 第10-11页 |
1.1.3 对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银行效率的基础理论 | 第17-22页 |
2.1 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 | 第17-19页 |
2.2 银行的 X-效率 | 第19-20页 |
2.3 银行效率测度的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比较 | 第20-22页 |
第3章 基于非参数方法的银行效率实证分析 | 第22-33页 |
3.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22-27页 |
3.1.1 规模不变模型 | 第22-24页 |
3.1.2 规模可变模型 | 第24-25页 |
3.1.3 超效率 DEA 模型 | 第25-27页 |
3.2 样本的选择 | 第27-29页 |
3.2.1 投入产出的界定 | 第27-29页 |
3.2.3 样本数据的说明 | 第29页 |
3.3 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29-33页 |
第4章 基于参数方法的银行效率实证分析 | 第33-45页 |
4.1 随机前沿法 | 第33-38页 |
4.1.1 银行成本效率的随机前沿法 | 第33-34页 |
4.1.2 常用成本函数的比较 | 第34-36页 |
4.1.3 随机前沿法估计结果的统计检验方法 | 第36-38页 |
4.2 样本的选择与模型的确定 | 第38-41页 |
4.2.1 投入产出的界定 | 第38-39页 |
4.2.2 样本数据说明 | 第39页 |
4.2.3 模型的确定 | 第39-41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5页 |
5.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5-47页 |
5.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