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 两种分散萃取技术简介 | 第7-10页 |
1.1 分散液液微萃取过程 | 第7-9页 |
1.2 分散固相萃取法 | 第9-10页 |
2 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简介及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1 化学形态的定义 | 第10页 |
2.2 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2.3 汞形态分析简介及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3 苯并咪唑杀菌剂简介及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4 本文的研究对象、意义 | 第13页 |
4.1 环境水样中四种不同形态的汞 | 第13页 |
4.2 果蔬中的杀菌剂残留 | 第13页 |
5 本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分散液液微萃取-反萃取与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应用于环境水样中汞形态分析 | 第14-23页 |
一 引言 | 第14页 |
二 实验部分 | 第14-16页 |
1 试剂、实验仪器和水样 | 第14-15页 |
2 毛细管电泳分离程序 | 第15页 |
3 分散液液微萃取过程 | 第15-16页 |
三 结果与讨论 | 第16-21页 |
1 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的选择 | 第16页 |
2 分散液液微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16-19页 |
2.1 萃取剂的类型以及体积 | 第16-17页 |
2.2 分散剂的类型以及体积 | 第17页 |
2.3 样品 PH | 第17页 |
2.4 PAN 的浓度 | 第17-19页 |
2.5 L-半胱氨酸的体积 | 第19页 |
2.6 反萃取时的超声时间 | 第19页 |
3 离子干扰实验 | 第19页 |
4 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 第19-21页 |
5 实际水样中的应用 | 第21页 |
四 结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果蔬中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残留 | 第23-29页 |
一 引言 | 第23页 |
二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23-24页 |
2 溶液的配制 | 第24页 |
3 色谱条件 | 第24页 |
4 样品前处理过程 | 第24-25页 |
4.1 乙腈提取 | 第24-25页 |
4.2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 | 第25页 |
三 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25页 |
2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 第25-26页 |
3 重现性和精密度 | 第26页 |
4 样品测定及回收率实验 | 第26-28页 |
四 结论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巯基功能化二氧化硅的制备、表征及其作为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富集性能研究 | 第29-37页 |
一 引言 | 第29页 |
二 实验部分 | 第29-35页 |
1 试剂、仪器 | 第29-30页 |
2 巯基功能化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 | 第30-31页 |
2.1 一步合成法 | 第30页 |
2.2 两步合成法 | 第30-31页 |
3. 巯基功能化二氧化硅材料表征 | 第31-32页 |
4 富集性能研究 | 第32-35页 |
4.1 分散固相萃取过程 | 第32页 |
4.2 dSPE 条件考察 | 第32-35页 |
4.2.1 材料的选择 | 第33页 |
4.2.2 样品的 pH | 第33页 |
4.2.3 材料的用量 | 第33-34页 |
4.2.4 HCl 的浓度 | 第34-35页 |
4.2.5 反萃取剂的体积 | 第35页 |
三 结果与讨论 | 第35页 |
四 结论与展望 | 第35-37页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8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