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清洁生产效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2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7-18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8-19页
   ·本文的技术路线第19页
   ·本文的内容结构第19-20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0-22页
第二章 清洁生产的概述和发展第22-38页
   ·清洁生产的起源第22-23页
   ·清洁生产的内涵第23-28页
     ·清洁生产的定义第23-24页
     ·清洁生产的内容第24-25页
     ·清洁生产的目标第25页
     ·清洁生产的特点第25-26页
     ·清洁生产的意义第26-27页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第27-28页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第28-30页
     ·产业生态学理论第28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28-29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9-30页
   ·清洁生产的发展第30-37页
     ·国外清洁生产的发展综述第30-35页
     ·国内清洁生产的发展综述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清洁生产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38-66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和功能第38-40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第38-39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第39-40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第40-41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筛选第41-43页
   ·评价指标的种类第43页
   ·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第43-50页
     ·国外评价指标研究现状第43-46页
     ·台湾地区评价指标研究现状第46页
     ·国内评价指标研究现状第46-50页
   ·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0-64页
     ·指标体系的构成第50页
     ·指标体系的内容第50-53页
     ·指标体系的释义第5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清洁生产评价方法第66-87页
   ·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第66-67页
   ·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第67-68页
   ·清洁生产与生命周期评价第68-71页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第68-69页
     ·生命周期评价的框架第69-70页
     ·生命周期评价的特点第70页
     ·生命周期评价在清洁生产中的应用第70-71页
     ·生命周期评价的局限性第71页
   ·清洁生产评价现状研究第71-79页
   ·清洁生产评价方法比较第79-81页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权重第81-85页
     ·权重赋值方法第81-85页
     ·方法比较第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五章 清洁生产效益综合评价模式第87-110页
   ·综合评价基础理论第87-88页
   ·粗糙集理论第88-91页
     ·基本概念第89-90页
     ·知识依赖度第90页
     ·属性重要度第90-91页
   ·熵理论第91-93页
     ·基本概念第91-92页
     ·熵权第92-93页
     ·信息熵第93页
   ·模糊数学理论第93-96页
     ·基本概念第94-95页
     ·贴近度第95-96页
     ·模糊识别第96页
   ·层次分析法理论第96-99页
     ·基本概念第97页
     ·结构模型第97页
     ·判断矩阵第97-98页
     ·一致性检验第98-99页
     ·单排序及总排序第99页
   ·综合评价模式的构建第99-109页
     ·评价指标第100-101页
     ·评价集合第101-102页
     ·评价标准第102页
     ·权重确定第102-107页
     ·评价方法第107-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六章 效益综合评价实例分析第110-132页
   ·石油炼制业案例第110-114页
     ·企业概况第111-112页
     ·产品标准第112页
     ·资源能源消耗第112-113页
     ·污染物排放第113页
     ·环境影响第113-114页
   ·效益综合评价第114-130页
     ·等级集合第114页
     ·指标集合第114-117页
     ·关系集合第117-119页
     ·权重集合第119-127页
     ·相对偏差模糊矩阵第127-129页
     ·综合评价第129页
     ·识别判断第129-130页
   ·持续清洁生产第130页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32-135页
   ·全文结论第132-134页
   ·研究展望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源于玉米酒精废渣和禽羽开发的热塑性材料
下一篇:典型抗生素和抗药性基因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归趋及迁移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