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商洛紫荆屿新村乡村景观保护性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进展第11-15页
        1.3.1 国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1.3.2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1 文献检索第15页
        1.4.2 理论总结第15页
        1.4.3 实地调查第15页
        1.4.4 案例分析第15-16页
第二章 乡村景观保护性相关基础研究第16-25页
    2.1 乡村景观的概念与类型第16-17页
        2.1.1 乡村景观的概念第16页
        2.1.2 乡村景观的类型第16-17页
    2.2 乡村景观的功能与特点第17-18页
        2.2.1 乡村景观的功能第17页
        2.2.2 乡村景观的特点第17-18页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第18-21页
        2.3.1 物质构成方面第18-20页
        2.3.2 精神文化构成方面第20-21页
    2.4 乡村景观的保护规划原则第21-22页
        2.4.1 乡村土地利用的保护规划第21页
        2.4.2 乡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的保护规划第21-22页
    2.5 新农村乡村景观建设的模式第22-25页
        2.5.1 山水自然型第22-23页
        2.5.2 园林社区型第23页
        2.5.3 村镇景观型第23-25页
第三章 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第25-29页
    3.1 指导思想的探讨第25-26页
        3.1.1 乡村景观的文化底蕴第25页
        3.1.2 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优先第25页
        3.1.3 充分挖掘景观资源第25-26页
        3.1.4 反对标新立异第26页
    3.2 乡村景观保护的原则第26-27页
        3.2.1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26页
        3.2.2 相地因借的原则第26页
        3.2.3 自然生态的原则第26页
        3.2.4 和谐共存的原则第26页
        3.2.5 经济节约的原则第26-27页
        3.2.6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27页
    3.3 新村建设项目的方式方法第27页
    3.4 新农村建设应学习古村落的保护经验第27页
    3.5 乡村景观保护的要点和层次第27页
    3.6 乡村景观保护困难的主要原因第27-29页
第四章 商洛市紫荆屿新村项目实践研究第29-44页
    4.1 商洛市紫荆屿新村乡村景观的现状调查第29-33页
        4.1.1 商洛市紫荆屿新村乡村景观的自然特征与特色第29-32页
        4.1.2 商洛市紫荆屿新村乡村景观的现状概述第32-33页
    4.2 项目概况第33-35页
        4.2.1 项目位置第33页
        4.2.2 现状水系与居民点第33-34页
        4.2.3 项目区位第34-35页
        4.2.4 交通区位第35页
        4.2.5 经济区位第35页
    4.3 资源分析第35-36页
        4.3.1 旅游资源第35-36页
        4.3.2 生态资源第36页
        4.3.3 基础设施第36页
    4.4 项目规划策略第36-37页
    4.5 规划体系第37页
    4.6 紫荆屿项目规划第37-38页
        4.6.1 规划范围第37页
        4.6.2 规划结构第37-38页
        4.6.3 规划总平面第38页
    4.7 商洛市紫荆屿新村乡村景观面临的问题第38-40页
        4.7.1 田园风光的消失第38-39页
        4.7.2 乡村特色的缺失第39页
        4.7.3 特色文化的退化第39-40页
        4.7.4 居民参与的缺乏第40页
    4.8 商洛市紫荆屿新村乡村景观保护现存问题的原因第40-42页
        4.8.1 缺乏理论和行为的指导第40页
        4.8.2 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第40-41页
        4.8.3 过于形式化工程的影响第41-42页
        4.8.4 居民的统筹意识不强第42页
    4.9 商洛市紫荆屿新村乡村景观保护和规划措施第42-44页
        4.9.1 加快保护与规划的理论研究第42页
        4.9.2 总结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的经验第42页
        4.9.3 制定相关法律规范第42页
        4.9.4 突出乡土特色第42页
        4.9.5 掌握新村乡村景观规划的方向第42-44页
第五章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作者简介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苗木快速繁育中心景区规划设计研究--以宁夏六盘山苗木快速繁育中心为例
下一篇:高原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以西宁市湟水河火烧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