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电子文件元数据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文书类电子文件 | 第20页 |
2.1.2 元数据 | 第20-21页 |
2.2 元数据与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的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2.3 元数据标准化 | 第22-24页 |
第3章 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46-2009) | 第24-30页 |
3.1 元数据元素 | 第24-26页 |
3.1.1 文件实体元数据元素 | 第25页 |
3.1.2 机构人员实体元数据元素 | 第25-26页 |
3.1.3 业务实体元数据元素 | 第26页 |
3.1.4 实体关系元数据元素 | 第26页 |
3.2 特点 | 第26-28页 |
3.2.1 适用范围广泛 | 第26-27页 |
3.2.2 互操作性强 | 第27页 |
3.2.3 全程管理的连贯性 | 第27页 |
3.2.4 可持续发展 | 第27-28页 |
3.3 优越性 | 第28页 |
3.4 局限性 | 第28-30页 |
第4章 元数据在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 第30-53页 |
4.1 捕获登记 | 第31-34页 |
4.1.1 元数据捕获登记的方式 | 第31页 |
4.1.2 文书类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捕获 | 第31-33页 |
4.1.3 文书类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登记 | 第33-34页 |
4.2 分类组织 | 第34-37页 |
4.2.1 分类组织的必要性 | 第34页 |
4.2.2 元数据在电子文件分类组织中的作用 | 第34-35页 |
4.2.3 文书类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参与分类组织 | 第35-37页 |
4.3 鉴定处置 | 第37-40页 |
4.3.1 鉴定处置的必要性 | 第37页 |
4.3.2 元数据在电子文件鉴定处置中的作用 | 第37-38页 |
4.3.3 文书类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参与鉴定处置 | 第38-40页 |
4.4 长期储存 | 第40-44页 |
4.4.1 长期储存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4.4.2 元数据在电子文件长期储存中的作用 | 第41-42页 |
4.4.3 文书类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参与长期储存 | 第42-44页 |
4.5 检索利用 | 第44-47页 |
4.5.1 检索利用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4.5.2 元数据在检索利用中的作用 | 第45页 |
4.5.3 文书类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参与检索利用 | 第45-47页 |
4.6 真实性保障 | 第47-53页 |
4.6.1 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意义 | 第47-48页 |
4.6.2 元数据对电子文件真实性的作用 | 第48-50页 |
4.6.3 文书类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真实性保障作用 | 第50-53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