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结构及气速对旋风分离器内旋流非稳态特性的影响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绪论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1.1 旋风分离器时均流场特性 | 第14-21页 |
1.1.1 切向速度 | 第15-16页 |
1.1.2 轴向速度 | 第16-18页 |
1.1.3 径向速度 | 第18页 |
1.1.4 静压分布 | 第18-20页 |
1.1.5 二次涡流 | 第20-21页 |
1.2 旋风分离器内流场非稳态性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3 旋风分离器内流场的数值模拟现状 | 第24-2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内旋流流动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28-38页 |
2.1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28页 |
2.2 计算模型 | 第28-32页 |
2.2.1 气相湍流模型 | 第28-29页 |
2.2.2 气固两相湍流模型 | 第29-32页 |
2.3 数值求解方法 | 第32页 |
2.4 边界条件设置 | 第32-33页 |
2.4.1 入口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2.4.2 出口边界条件 | 第33页 |
2.4.3 壁面边界条件 | 第33页 |
2.5 模型验证 | 第33-35页 |
2.6 两相模拟时的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入口对称性对内旋流非稳态性的影响 | 第38-46页 |
3.1 气相流场的非稳态性 | 第38-40页 |
3.2 气固两相流场的非稳态性 | 第40-44页 |
3.2.1 涡核摆动特性 | 第40-42页 |
3.2.2 颗粒返混分析 | 第42-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蜗壳包角对内旋流非稳态的影响 | 第46-58页 |
4.1 气相流场的非稳态性 | 第47-51页 |
4.1.1 分离空间中涡核的径向位置 | 第47-48页 |
4.1.2 排尘口截面的涡核摆动特性 | 第48-51页 |
4.2 气固两相流场的非稳态性 | 第51-56页 |
4.2.1 涡核摆动特性 | 第51-55页 |
4.2.2 颗粒返混分析 | 第55-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入口切进度对内旋流非稳态性的影响 | 第58-72页 |
5.1 气相流场的非稳态性 | 第58-64页 |
5.1.1 分离空间中涡核的径向位置 | 第58-60页 |
5.1.2 排尘口截面的涡核摆动特性 | 第60-64页 |
5.2 气固两相流场的非稳态性 | 第64-67页 |
5.2.1 涡核摆动特性 | 第64-66页 |
5.2.3 颗粒返混分析 | 第66-67页 |
5.3 能量衰减分析 | 第67-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入口气速对内旋流非稳态性的影响 | 第72-80页 |
6.1 气相流场的非稳态性 | 第72-74页 |
6.2 气固两相流场的非稳态性 | 第74-78页 |
6.2.1 涡核摆动特性 | 第74-76页 |
6.2.2 颗粒返混分析 | 第76-78页 |
6.3 能量衰减分析 | 第78-7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80-81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