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论文--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论文

秦汉债务担保现象探析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绪论第7-17页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第7-11页
    二、“担保”概念的界定及其历史背景第11-17页
        (一) 概念界定第11-12页
        (二) 历史背景第12-17页
第一章 秦汉债务担保的方式第17-42页
    一、人身担保第17-22页
        (一) 以自身作担保第18-21页
        (二) 以妻儿作担保第21-22页
    二、劳役担保第22-31页
        (一) “居债”者的身份第23-25页
        (二) “居债”的管理第25-31页
    三、财物担保第31-34页
        (一) 以俸禄作担保第31-33页
        (二) 以物作担保第33-34页
    四、保证担保第34-42页
        (一) 法定保证人第35页
        (二) 约定保证人第35-42页
第二章 秦汉债务担保发展的原因第42-49页
    一、秦汉商品经济的发展第42-44页
    二、国家对债权的认可和干预第44-46页
    三、契约的规范化第46-47页
    四、乡里制度中的连带责任第47-49页
第三章 秦汉债务担保的特点及影响第49-53页
    一、秦汉债务担保的特点第49-50页
        (一) 缺少民法约束第49页
        (二) 较强的政治性第49-50页
    二、秦汉债务担保的影响第50-53页
        (一) 防止债务纠纷,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第50页
        (二) 对后世债务担保的影响第50-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代五京布局特征研究
下一篇:权利、身份、财富--八旗汉军社会地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