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诱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 第10-14页 |
1.2.1 T-DNA插入突变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 第10页 |
1.2.2 物理诱变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 第10-12页 |
1.2.3 化学诱变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 第12-14页 |
1.3 EMS诱变技术 | 第14-16页 |
1.3.1 EMS诱变技术的基本机理 | 第14页 |
1.3.2 EMS诱变技术的优势 | 第14页 |
1.3.3 EMS诱变技术的应用 | 第14-16页 |
1.4 突变体库的构建 | 第16-18页 |
1.4.1 构建突变体库的意义 | 第16页 |
1.4.2 突变体库的功能 | 第16页 |
1.4.3 突变体库的现状 | 第16-17页 |
1.4.4 EMS在小麦突变体库构建上的应用 | 第17-18页 |
1.5 EMS构建突变体库的注意事项 | 第18-19页 |
1.5.1 诱变剂量的选择 | 第18页 |
1.5.2 供试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19-20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19页 |
2.1.2 试剂 | 第19-20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0-24页 |
2.2.1 EMS化学诱变组合的设置 | 第20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2.2.3 试验步骤 | 第21-22页 |
2.2.4 突变体调查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41页 |
3.1 预处理Ⅰ效果 | 第24-27页 |
3.1.1 西农99预处理Ⅰ效果 | 第24-25页 |
3.1.2 西农979、西农977、小偃22预处理Ⅰ效果 | 第25-27页 |
3.2 EMS诱导小麦最适处理组合确定 | 第27-29页 |
3.2.1 西农99最适处理组合 | 第27-28页 |
3.2.2 西农979、西农977、小偃22最适处理组合 | 第28-29页 |
3.3 EMS诱导小麦变异的类型 | 第29-41页 |
3.3.1 M_1代表型变异类型 | 第29-38页 |
3.3.2 M_2代表型变异类型 | 第38-4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1-45页 |
4.1 EMS适宜处理条件的选择 | 第41页 |
4.2 诱变产生变异的多样性 | 第41页 |
4.3 不同突变体的筛选鉴定方法 | 第41-42页 |
4.3.1 筛选在各世代都要进行 | 第41-42页 |
4.3.2 突变的选择方法 | 第42页 |
4.4 不同突变类型表型变异 | 第42页 |
4.5 突变材料的应用 | 第42-43页 |
4.6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6页 |
5.1 EMS诱导小麦突变体最佳处理组合结果 | 第45页 |
5.2 正式群体变异类型结果 | 第45页 |
5.3 M_2代群体变异类型结果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