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磺胺类抗生素概述 | 第10-12页 |
1.1.1 磺胺类抗生素简介 | 第10页 |
1.1.2 磺胺类抗生素的来源及危害 | 第10-11页 |
1.1.3 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典型处理技术 | 第11-12页 |
1.2 生物炭材料概述 | 第12-17页 |
1.2.1 生物炭基本性质 | 第12-14页 |
1.2.2 生物炭改性 | 第14-16页 |
1.2.3 生物炭对水中抗生素的吸附 | 第16-17页 |
1.3 负载型TiO_2对水中抗生素的光催化降解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21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19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生物炭材料制备和表征 | 第21-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2.1.1 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2.1.2 生物炭材料制备 | 第22页 |
2.1.3 生物炭材料表征方法 | 第22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2-24页 |
2.2.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4-25页 |
2.2.3 X射线能谱分析(EDS) | 第25-26页 |
2.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6-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磷酸改性芦苇生物炭材料对磺胺嘧啶的吸附特性研究 | 第29-4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3.1.1 试剂与仪器 | 第29页 |
3.1.2 磺胺嘧啶的理化性质 | 第29-30页 |
3.1.3 试验内容与方案设计 | 第30-33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3.2.1 芦苇生物炭的炭化产率 | 第33页 |
3.2.2 磺胺嘧啶标准曲线 | 第33-34页 |
3.2.3 不同影响因素对磺胺嘧啶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4 吸附等温线 | 第36-37页 |
3.2.5 吸附热力学 | 第37-38页 |
3.2.6 吸附动力学 | 第38-39页 |
3.2.7 吸附机理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TiO_2/GBC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磺胺嘧啶试验研究 | 第41-4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4.1.1 试剂与仪器 | 第41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4.2.1 磺胺嘧啶标准曲线绘制 | 第43页 |
4.2.2 TiO_2/GBC复合材料中TiO_2和GBC最佳质量比研究 | 第43-44页 |
4.2.3 TiO_2/GBC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影响因素研究 | 第44-46页 |
4.2.4 TiO_2/GBC复合材料光催化稳定性 | 第46-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结论 | 第49-50页 |
5.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