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2 选题缘起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2 《罗慕路斯大帝》——悲剧英雄的喜剧语言 | 第12-24页 |
2.1 “反英雄”的反转人生 | 第12-15页 |
2.2 大帝的癫狂与语言艺术 | 第15-20页 |
2.3 不抗争的救赎之路 | 第20-24页 |
3 《老妇还乡》——悲剧人生中的讽刺 | 第24-37页 |
3.1 复仇与道德批判 | 第24-28页 |
3.2 金钱诱惑与“人道选择” | 第28-33页 |
3.3 现实的讥讽与自我救赎 | 第33-37页 |
4 《物理学家》——绝望悲观的幽默怪诞 | 第37-46页 |
4.1 疯子的清醒 | 第37-40页 |
4.2 悲壮的自我牺牲 | 第40-43页 |
4.3 迪伦马特的绝望悲观 | 第43-46页 |
5 总结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