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创新之处 | 第15页 |
一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5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 逻辑推理研究法 | 第15-16页 |
三 归纳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现状 | 第17-22页 |
第一节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成就 | 第17-20页 |
一 创新统战宣传载体 | 第17-18页 |
二 建立统战理论研究机构 | 第18页 |
三 培养党外知识分子骨干 | 第18-19页 |
四 解决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实际问题 | 第19-20页 |
第二节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一 高校统一战线成员思想状况更趋复杂 | 第20页 |
二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制度的落实不尽如人意 | 第20-21页 |
三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缺乏协作精神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22-31页 |
第一节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 | 第22-24页 |
一 高等院校中党外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无所谓”的态度不断出现 | 第22-23页 |
二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工作力度不够 | 第23-24页 |
三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 | 第24页 |
第二节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机制不健全 | 第24-28页 |
一 统战职能机构设置不健全 | 第25页 |
二 党外代表人士受监督缺失。 | 第25页 |
三 参政议政工作缺乏制度保障 | 第25页 |
四 统战工作平台建设不足,难以形成合力 | 第25-26页 |
五 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不健全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新特点认识不到位 | 第28-31页 |
一 党外知识分子价值观念多元化 | 第28-29页 |
二 党外知识分子政治诉求得不到满足 | 第29页 |
三 党外知识分子物质需求不足 | 第29-31页 |
第四章 高校统战工作对策 | 第31-45页 |
第一节 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31-35页 |
一 积极营造浓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 | 第31页 |
二 制度上严格管理,思想上高度重视, | 第31-32页 |
三 扎实工作举措,加强政治引导 | 第32-33页 |
四 正面灌输与自我“慎独”相结合, 努力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 第33-34页 |
五 着力提高统战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 | 第34-35页 |
第二节 适应新形势,健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机制 | 第35-42页 |
一 巩固与建设兼顾,建立健全统战组织机构 | 第35-36页 |
二 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监督。 | 第36页 |
三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工作 | 第36-38页 |
四 建设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组织载体,开展丰富多样交流活动 | 第38-39页 |
五发现统战代表人物,培养统战骨干 | 第39-42页 |
第三节 把握高校动态,创新高校工作 | 第42-45页 |
一 掌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动态是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的前提 | 第42-43页 |
二 建立健全不定期的要情反映、汇总分析制度和专题集中调研制度 | 第43页 |
三 稳定知识分子的基础是完善工资福利保障制度, 提高生活待遇、满足知识分子的物质需要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