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1.3 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 第12-22页 |
| 2.1 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与国内外经济圈对比分析 | 第12-13页 |
| 2.2 京津冀区域三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13-20页 |
| 2.2.1 北京市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 | 第14-16页 |
| 2.2.2 天津市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 | 第16-18页 |
| 2.2.3 河北省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 | 第18-19页 |
| 2.2.4 小结 | 第19-20页 |
| 2.3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20-22页 |
| 2.3.1 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 第20页 |
| 2.3.2 产业梯度差距过大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国外都市圈产业发展成功经验 | 第22-28页 |
| 3.1 纽约都市圈 | 第22-23页 |
| 3.1.1 规划 | 第22页 |
| 3.1.2 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 | 第22-23页 |
| 3.2 东京都市圈 | 第23-25页 |
| 3.2.1 规划 | 第23-24页 |
| 3.2.2 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 | 第24-25页 |
| 3.3 首尔都市圈 | 第25-26页 |
| 3.3.1 规划 | 第25页 |
| 3.3.2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 | 第25-26页 |
| 3.4 经验借鉴 | 第26-28页 |
| 3.4.1 制定区域整体规划 | 第26页 |
| 3.4.2 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和产业升级 | 第26-27页 |
| 3.4.3 培育较强竞争力的高端产业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京津冀区域主导产业分析 | 第28-34页 |
| 4.1 京津冀现有主导产业 | 第28-31页 |
| 4.2 京津冀现有主导产业与京津冀发展定位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 4.3 京津冀现有主导产业与国际主要都市圈比较分析 | 第32-34页 |
| 第五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 第34-38页 |
| 5.1 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 | 第34-36页 |
| 5.2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路径 | 第36-38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38-40页 |
| 6.1 结论 | 第38页 |
| 6.2 建议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