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自由空间光通信概论 | 第12-16页 |
1.1.1 自由空间光通信背景 | 第12-14页 |
1.1.2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组成 | 第14-15页 |
1.1.3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及射频通信系统对比 | 第15-16页 |
1.2 自由空间光通信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2.1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进展 | 第17-18页 |
1.2.2 自由空间光通信几个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大气信道特性仿真 | 第24-38页 |
2.1 大气湍流特性 | 第24-29页 |
2.1.1 大气湍流 | 第24-25页 |
2.1.2 光束传输分析 | 第25-28页 |
2.1.3 随机扰动 | 第28-29页 |
2.2 大气信道特性仿真 | 第29-34页 |
2.2.1 光束传输仿真界面 | 第29-30页 |
2.2.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2.3 QPSK相干光通信系统Optisystem仿真 | 第34-37页 |
2.3.1 系统仿真平台 | 第34-35页 |
2.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光学天线设计与分集接收 | 第38-52页 |
3.1 大口径光学天线 | 第38-43页 |
3.1.1 光学天线类型选择 | 第38-39页 |
3.1.2 光电一体化接收天线 | 第39-43页 |
3.2 分集接收技术 | 第43-51页 |
3.2.1 分集技术 | 第43-44页 |
3.2.2 天线阵列分集接收 | 第44-48页 |
3.2.3 信号合并技术 | 第48-5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自由空间光通信自适应补偿方案 | 第52-67页 |
4.1 自适应补偿方法介绍 | 第52-55页 |
4.1.1 自适应光学系统 | 第52-54页 |
4.1.2 基于神经网络的信道自适应补偿 | 第54-55页 |
4.2 基于Autoencoder的自适应补偿方案 | 第55-66页 |
4.2.1 Autoencoder端到端通信系统 | 第55-57页 |
4.2.2 基于Autoencoder的OOFDM系统端到端模型设计 | 第57-61页 |
4.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1-6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展望 | 第67-69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7-68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第78-7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