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研究内容与本文结构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相关工作基础 | 第16-24页 |
| 2.1 室内分布系统概述 | 第16-17页 |
| 2.2 室内分布设计软件概述 | 第17-19页 |
| 2.2.1 室分设计软件AIDP | 第17-19页 |
| 2.2.2 AutoCAD与ObjectARX基础知识 | 第19页 |
| 2.3 室内分布模式及典型分布器件 | 第19-23页 |
| 2.3.1 室内分布模式 | 第19-20页 |
| 2.3.2 典型室内分布器件 | 第20-2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室内天线功率分配优化计算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 第24-40页 |
| 3.1 室内天线功率分配的优化计算需求分析 | 第24-27页 |
| 3.1.1 天线功率值预设功能需求分析 | 第25页 |
| 3.1.2 分立模式优化计算功能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 3.1.3 托盘模式优化计算功能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 3.2 室内天线功率分配优化计算的概要设计 | 第27-31页 |
| 3.2.1 功能模块设计 | 第27-29页 |
| 3.2.2 外部接口设计 | 第29-30页 |
| 3.2.3 内部接口设计 | 第30-31页 |
| 3.3 室内天线功率分配优化计算的主要方法 | 第31-38页 |
| 3.3.1 正向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 3.3.2 逆向计算方法 | 第32-34页 |
| 3.3.3 输入端口功率值调整方法 | 第34-36页 |
| 3.3.4 器件选择方法 | 第36-3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室内天线功率分配优化计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0-54页 |
| 4.1 天线功率值预设功能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0-42页 |
| 4.1.1 天线功率值预设类图和数据结构设计 | 第40-41页 |
| 4.1.2 天线功率值预设算法流程 | 第41-42页 |
| 4.2 分立模式优化计算功能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2-49页 |
| 4.2.1 分立模式优化计算类图和数据结构设计 | 第42-44页 |
| 4.2.2 分立模式优化计算模块算法流程 | 第44-47页 |
| 4.2.3 分立模式多制式优化计算模块分析与实现 | 第47-49页 |
| 4.3 托盘模式单制式优化计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9-52页 |
| 4.3.1 托盘模式优化计算类图和数据结构设计 | 第49-50页 |
| 4.3.2 托盘模式优化计算模块流程 | 第50-5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室内天线功率分配优化计算的测试与分析 | 第54-72页 |
| 5.1 室内天线功率分配优化计算功能测试 | 第54-58页 |
| 5.2 室内天线功率分配优化计算结果分析 | 第58-70页 |
| 5.2.1 场景测试 | 第58-64页 |
| 5.2.2 仿真与实测 | 第64-70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 6.1 论文结果总结 | 第72页 |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致谢 | 第78-80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