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职业化的初步探索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7-9页
    1.2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第9-10页
第二章 中国工会组织概述第10-19页
    2.1 中国工会的发展历程第10-11页
        2.1.1 中国工会的产生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第10页
        2.1.2 建国初期的工会运动第10-11页
        2.1.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工会运动第11页
    2.2 中国工会的组织体系第11-12页
    2.3 中国工会所处的历史方位第12-15页
        2.3.1 党的历史方位对工会的影响第12-14页
        2.3.2 工会发展道路与工会的历史使命第14-15页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第15-16页
    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核心任务第16-19页
第三章 非公企业工会活力的瓶颈制约第19-38页
    3.1 非公企业与非公企业工会的内涵第19-21页
        3.1.1 非公企业的内涵第19-20页
        3.1.2 非公企业工会的内涵第20-21页
    3.2 “工潮”——工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21-24页
        3.2.1 近期主要罢工事件第21-23页
        3.2.2 “工潮”事件凸显中国工人阶级影响力增强第23页
        3.2.3 理性的“工潮”需要真正的工会组织第23-24页
    3.3 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和特点第24-30页
    3.4 非公企业工会问题的制度性根源第30-34页
        3.4.1 工会上强下弱第31-32页
        3.4.2 工会缺乏独立性第32-34页
    3.5 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的组织地位和社会政治责任第34-35页
        3.5.1 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的组织地位第34-35页
        3.5.2 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的社会政治责任第35页
    3.6 工会主席的双重身份已经成为制约非公企业工会活力的瓶颈第35-38页
第四章 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职业化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第38-53页
    4.1 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职业化的理论探讨第38-40页
    4.2 进一步推进和创新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职业化的认识第40-43页
        4.2.1 工会主席职业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40-41页
        4.2.2 工会主席人事管理要立足体制机制创新第41页
        4.2.3 工会主席职业化将有力强化中国工会的团结统一第41-42页
        4.2.4 工会主席职业化将极大加强党对工会的领导第42-43页
    4.3 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职业化的实践探索第43-48页
        4.3.1 基本的法律依据第43-44页
        4.3.2 职业化的范围、产生方式和培训制度第44-45页
        4.3.3 职业化工会主席与企业和上级工会的关系第45-46页
        4.3.4 工资社会保险待遇的保障方式和履职的风险保护第46-47页
        4.3.5 党的领导是推行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职业化的政治保证第47-48页
    4.4 职业化工会主席的考核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第48-53页
        4.4.1 以科学发展观为构建考核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第48页
        4.4.2 构建考核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第48-49页
        4.4.3 职业化工会主席的考评体系第49-51页
        4.4.4 建立以考评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第51-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研究
下一篇:降钙素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折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