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s | 第9-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稗草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 第12-25页 |
1 前言 | 第12-16页 |
1.1 稗草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1.2 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3-16页 |
1.2.1 基因型 | 第13-14页 |
1.2.2 外植体 | 第14页 |
1.2.3 培养基 | 第14-15页 |
1.2.4 培养条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6-17页 |
2.1 材料 | 第1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6-17页 |
2.2.1 种子处理 | 第16页 |
2.2.2 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分化 | 第16-17页 |
2.2.3 数据统计 | 第17页 |
3 结果和分析 | 第17-23页 |
3.1 稗草种子消毒时间的确定 | 第17-18页 |
3.2 居群间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差异 | 第18-19页 |
3.3 外植体的选择 | 第19页 |
3.4 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状态的影响 | 第19-20页 |
3.5 基本培养基对稗草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 第20-21页 |
3.6 凝固剂对稗草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 第21-22页 |
3.7 激素组合对稗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以及植株移栽成活 | 第22-23页 |
4 讨论 | 第23-25页 |
4.1 2,4-D浓度对稗草成熟种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3-24页 |
4.2 基本培养基对稗草愈伤组织状态的影响 | 第24页 |
4.3 植物凝胶对稗草愈伤组织状态的影响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龙须草转化体系建立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47页 |
1 前言 | 第25-31页 |
1.1 龙须草研究概况 | 第25-26页 |
1.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概述 | 第26-31页 |
1.2.1 根癌农杆菌生物学特性 | 第26-27页 |
1.2.2 根癌农杆菌介导法 | 第27-28页 |
1.2.3 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植物转基因的主要因素 | 第28-31页 |
1.2.3.1 高效稳定的组织培养体系 | 第28-29页 |
1.2.3.2 农杆菌菌株和质粒 | 第29页 |
1.2.3.3 基因活化的诱导物 | 第29-30页 |
1.2.3.4 共培养 | 第30页 |
1.2.3.5 筛选方案 | 第30页 |
1.2.3.6 干燥处理 | 第30-31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1-36页 |
2.1 材料 | 第31-33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31页 |
2.1.2 实验菌株和质粒 | 第31-32页 |
2.1.3 实验所用培养基 | 第32-3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2.2.1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33页 |
2.2.2 愈伤组织的准备 | 第33-34页 |
2.2.3 再生苗的生根优化 | 第34页 |
2.2.4 凝固剂对愈伤组织状态的影响 | 第34页 |
2.2.5 NAA对愈伤组织状态的影响 | 第34-35页 |
2.2.6 农杆菌的活化和培养 | 第35页 |
2.2.7 农杆菌侵染浓度和时间对GFP瞬间表达的影响 | 第35页 |
2.2.8 不同龙须草居群对GFP瞬间表达的影响 | 第35页 |
2.2.9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第35-36页 |
2.2.10 农杆菌悬浮液和共培养基中2,4-D浓度对GFP瞬间表达的影响 | 第36页 |
2.2.11 无机盐等对转化的影响 | 第36页 |
2.2.12 数据统计 | 第36页 |
3 结果和分析 | 第36-43页 |
3.1 再生苗的生根优化 | 第36-37页 |
3.2 凝固剂以及NAA对愈伤组织状态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龙须草居群、农杆菌悬浮液和共培养基2,4-D对GFP瞬间表达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 农杆菌侵染浓度和时间对GFP瞬间表达和抗性愈伤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 共培养时间对GFP瞬间表达及抗性愈伤率的影响 | 第40-42页 |
3.6 无机盐等对GFP瞬间表达的影响 | 第42页 |
3.7 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7页 |
4.1 高效稳定的离体再生体系是龙须草转化体系建立的基础 | 第43-44页 |
4.2 居群对龙须草转基因的影响 | 第44页 |
4.3 农杆菌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对龙须草转基因的影响 | 第44-45页 |
4.4 培养基中2,4-D浓度对龙须草转基因的影响 | 第45页 |
4.5 筛选方案的确定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4.6 结论和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