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谐波及无功的产生原因及危害 | 第9页 |
·抑制谐波和补偿无功功率的方法 | 第9-10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和现状 | 第10-12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起源与发展 | 第10-11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方向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 第13-22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谐波检测技术 | 第14-15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 | 第15-16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与系统构成 | 第16-22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 | 第16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系统构成 | 第16-22页 |
第三章 基于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的谐波检测算法的研究 | 第22-37页 |
·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 | 第22-24页 |
·最小均方(LMS)算法 | 第24-28页 |
·LMS算法描述 | 第24-25页 |
·LMS算法的收敛性 | 第25-26页 |
·LMS算法的性能 | 第26-27页 |
·LMS算法分析 | 第27-28页 |
·自适应谐波检测算法及改进 | 第28-32页 |
·自适应谐波检测算法 | 第28-29页 |
·检测算法的改进 | 第29-32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2-37页 |
第四章 APF主电路的控制策略与参数设计 | 第37-48页 |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 第37-39页 |
·补偿电流的控制策略 | 第39-41页 |
·直流侧电压的控制策略 | 第41-42页 |
·APF主要参数的选取 | 第42-48页 |
·主电路的容量 | 第43页 |
·交流侧进线电感 | 第43-44页 |
·直流侧储能电容 | 第44-48页 |
第五章 基于自适应算法的并联型APF的仿真研究 | 第48-60页 |
·并联型APF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8-52页 |
·仿真软件MATLAB简介 | 第48-49页 |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9-52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2-6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