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一) 建立现代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重要意义 | 第8页 |
(二) 中国中小企业的重要社会地位和作用 | 第8-9页 |
(三)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 | 第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9-11页 |
(一) 国际上信用风险模型研究成果 | 第9-10页 |
(二) 国内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论文的架构 | 第11-12页 |
四 论文的创新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现状 | 第13-21页 |
一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13-17页 |
(一) 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状态和对未来态度的调查 | 第13-17页 |
(二) 我国中小企业困境的社会、企业自身原因 | 第17页 |
二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17-18页 |
三 我国商业银行难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 | 第18-21页 |
(一) 企业方面的原因 | 第18-19页 |
(二) 银行方面的原因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 | 第21-27页 |
一 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的意义 | 第21页 |
二 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的定义 | 第21-22页 |
(一) 银行信用风险的含义 | 第21页 |
(二) 信用风险评价的含义 | 第21-22页 |
三 银行现有信用评价的方法介绍和比较 | 第22-25页 |
(一) 传统的企业评价体系 | 第22-24页 |
(二) 现代的企业风险评价体系 | 第24-25页 |
四 国内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价现状 | 第25页 |
五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类型适用性的比较 | 第25-27页 |
(一) 财务报表型贷款 | 第25页 |
(二) 资产基础型贷款 | 第25-26页 |
(三) 信用风险评估型贷款 | 第26页 |
(四) 关系型贷款 | 第26-27页 |
第四章 银行风险评估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应用 | 第27-48页 |
一 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认识 | 第28-30页 |
(一) 开业风险 | 第28-29页 |
(二) 现金风险 | 第29页 |
(三) 财务风险 | 第29页 |
(四) 兴旺风险 | 第29-30页 |
二 我国中小企业的风险特征 | 第30-32页 |
(一) 经营管理不善 | 第31-32页 |
(二) 投资过度 | 第32页 |
(三) 关联风险 | 第32页 |
(四) 突发风险 | 第32页 |
三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构造 | 第32-38页 |
(一)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前提条件及指标选取 | 第33-35页 |
(二) 中小企业风险评价模型的构造 | 第35-38页 |
四 中小企业风险评价模型构建的实践应用 | 第38-46页 |
(一) 中小企业风险评价指标组 | 第38-39页 |
(二) 指标评价分值设置 | 第39页 |
(三) 指标评价权重值的设置 | 第39-41页 |
(四) 确立评价模型 | 第41-42页 |
(五) 中小企业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成效 | 第42-46页 |
五 中小企业风险评价模型的理论实践效果与启示 | 第46-48页 |
(一) 中小企业风险评价模型的实践效果 | 第46页 |
(二) 中小企业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启示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