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河北省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第9-10页
    1.3 研究框架第10页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10-12页
        1.4.1 创新点第10-11页
        1.4.2 不足点第11-12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第12-26页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综述第12-17页
        2.1.1 金融结构论第12-14页
        2.1.2 金融抑制论第14-15页
        2.1.3 金融功能论第15页
        2.1.4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综述第15-17页
    2.2 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第17-22页
        2.2.1 关于银行业结构、效率、绩效的研究第17-18页
        2.2.2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第18-20页
        2.2.3 银行业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第20-21页
        2.2.4 银行业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21-22页
    2.3 银行业总体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22-24页
    2.4 文献评述第24-26页
第3章 河北省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实证研究第26-36页
    3.1 河北省银行业发展现状第26-27页
    3.2 河北省银行业市场结构第27-30页
    3.3 河北省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第30-36页
        3.3.1 银行效率定义第30-31页
        3.3.2 规模收益可变模型(VRS)下DEA方法的基本原理第31-32页
        3.3.3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第32-33页
        3.3.4 评价银行效率的输入和输出指标第33页
        3.3.5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第33-34页
        3.3.6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34-36页
第4章 河北省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第36-50页
    4.1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第36-38页
    4.2 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第38-45页
        4.2.1 变量单位根检验第38-40页
        4.2.2 VAR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与协整检验第40页
        4.2.3 滞后阶数P的确定第40-41页
        4.2.4 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第41-42页
        4.2.5 Johansen协整检验第42-43页
        4.2.6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43-44页
        4.2.7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第44-45页
    4.3 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第45-48页
        4.3.1 脉冲响应函数第45-47页
        4.3.2 方差分解第47-48页
    4.4 实证分析总结第48-50页
第5章 结论政策及研究展望第50-54页
    5.1 相关结论及原因解释第50-51页
    5.2 研究展望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后记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下一篇:中国经常项目失衡与经济内外部均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