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Boltzmann气固两相流模型及纤维捕集颗粒过程的数值模拟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3 可吸入颗粒物捕集方法 | 第15-16页 |
1.4 布袋除尘器捕集颗粒的数值模拟 | 第16-26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6-29页 |
2 格子波尔兹曼气固两相流模型 | 第29-45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模拟流场的格子Boltzmann方法 | 第30-35页 |
2.3 颗粒运动模型 | 第35-37页 |
2.4 双向耦合的LB-CA模型 | 第37-40页 |
2.5 CA模型中考虑颗粒碰撞 | 第40-4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3 后台阶气固两相流 | 第45-56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后台阶单相流场 | 第45-47页 |
3.4 后台阶气固两相流 | 第47-54页 |
3.5 颗粒弥散特性 | 第54-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圆形截面纤维捕集颗粒过程模拟 | 第56-69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模拟条件 | 第56-58页 |
4.3 系统压降 | 第58-59页 |
4.4 清洁工况下纤维捕集效率 | 第59-63页 |
4.5 捕集过程的动态变化 | 第63-67页 |
4.6 纤维粘污过程中压降和效率变化 | 第67-6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5 非圆形截面纤维捕集颗粒过程模拟 | 第69-91页 |
5.1 引言 | 第69页 |
5.2 模拟条件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69-71页 |
5.3 椭圆纤维系统压降 | 第71-73页 |
5.4 清洁工况下椭圆纤维捕集效率 | 第73-82页 |
5.5 椭圆纤维性能参数研究 | 第82页 |
5.6 其他非圆形纤维捕集颗粒过程 | 第82-87页 |
5.7 其他非圆形纤维性能比较 | 第87-89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6 纤维层过滤器捕集颗粒过程模拟 | 第91-104页 |
6.1 引言 | 第91页 |
6.2 模拟条件 | 第91-92页 |
6.3 清洁工况系统压降 | 第92-93页 |
6.4 清洁工况纤维捕集效率 | 第93-95页 |
6.5 不同布置方式性能比较 | 第95-96页 |
6.6 纤维捕集能力比较 | 第96-97页 |
6.7 多纤维过滤器粘污过程模拟 | 第97-103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7 真实纤维捕集颗粒过程模拟 | 第104-116页 |
7.1 引言 | 第104-105页 |
7.2 三维模拟 | 第105-106页 |
7.3 多分散颗粒捕集过程 | 第106-114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8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116-120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116-118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3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3-134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