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SUPA体系结构 | 第11-13页 |
·SUPA协议层次模型和接口 | 第11-12页 |
·SUPA的工作模式 | 第12页 |
·EPF帧格式 | 第12-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服务质量保证及QoS路由 | 第15-20页 |
·Internet的服务质量保障技术 | 第15-17页 |
·综合服务体系结构(IntServ) | 第15-16页 |
·区分服务体系结构(DiffServ) | 第16页 |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 第16-17页 |
·SUPA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 第17-18页 |
·S&M-Platform的服务质量保障机制 | 第17页 |
·U-Platform的服务质量保障机制 | 第17-18页 |
·QoS路由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SUPA中的路径选择技术 | 第20-32页 |
·SUPA路径选择技术的特点 | 第20-22页 |
·SUPA中路径选择技术的研究 | 第22-26页 |
·SUPA路由器 | 第22-23页 |
·路由信息的封装 | 第23-24页 |
·两次选径策略 | 第24-25页 |
·QoSLRP的不足 | 第25-26页 |
·SUPA中路径选择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模糊路由与模糊积分 | 第27-31页 |
·网络信息的非精确性 | 第28页 |
·模糊测度与模糊积分 | 第28-29页 |
·模糊综合评判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SUPA中基于模糊积分的QoS路径选择策略 | 第32-49页 |
·FI-QoSR策略概述 | 第32页 |
·FI-QoSR策略中QoS参数的选取 | 第32-34页 |
·网络模型及问题描述 | 第34-35页 |
·路由信息的交互 | 第35-36页 |
·评判最优路径 | 第36-44页 |
·模糊积分判断最优路径 | 第36-37页 |
·隶属函数设计 | 第37-39页 |
·应用举例 | 第39-44页 |
·FI-QoSR与QoSNP | 第44-47页 |
·TSDN协商流程时序图 | 第44-45页 |
·FI-QoSR与QoSNP协同工作流程 | 第45-47页 |
·FI-QoSR策略与传统路由共存问题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OPNET下的仿真实验 | 第49-64页 |
·OPNET简介 | 第49页 |
·仿真模型设计 | 第49-55页 |
·网络模型设计 | 第49-50页 |
·PDU格式设计 | 第50-52页 |
·节点模型设计 | 第52-55页 |
·仿真设置与实验结果 | 第55-62页 |
·实验1——有效性实验 | 第55-58页 |
·实验2——与OSPF策略的对比实验 | 第58-60页 |
·实验3——与加权判优策略的对比实验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