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kV进线牵引供电系统保护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进线电压等级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牵引变压器保护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330kV进线牵引供电系统 | 第15-23页 |
| ·客运专线220kV进线供电系统 | 第15-16页 |
| ·330kV电力系统 | 第16页 |
| ·牵引供电系统 | 第16-18页 |
| ·电气化铁道AT牵引供电系统 | 第16-17页 |
| ·采用330kV电源供电的优越性 | 第17-18页 |
| ·330kV牵引变电所 | 第18-21页 |
| ·330kV进线牵引变电所主接线及其运行方式 | 第18-20页 |
| ·自用电系统 | 第20页 |
| ·330kV牵引变电所变压器接线形式 | 第20-21页 |
| ·AT所及其AT分区所 | 第21-23页 |
| ·AT所结构图 | 第21-22页 |
| ·AT分区所 | 第22-23页 |
| 第3章 330kV进线牵引主变压器双重化保护 | 第23-36页 |
| ·变压器双重化保护概况 | 第23页 |
| ·保护原理与选型问题 | 第23-27页 |
| ·关于保护装置类型的选择问题 | 第23-24页 |
| ·主保护配置原理选择问题 | 第24-27页 |
| ·牵引主变压器双重化方案 | 第27-32页 |
| ·变压器保护双重化配置 | 第27-28页 |
| ·出口回路双重化问题 | 第28-29页 |
| ·330kV母线保护 | 第29页 |
| ·330kV牵引变电所直流系统双重化问题 | 第29-32页 |
| ·双重化配置误动与拒动 | 第32页 |
| ·保护双重化的经济性分析 | 第32-33页 |
| ·330kV牵引变电所保护和电网的配合关系 | 第33-35页 |
| ·27.5kV母线保护 | 第35-36页 |
| 第4章 330kV牵引供电系统保护配置及整定原则 | 第36-45页 |
| ·牵引变电所主变压器保护整定原则 | 第36-41页 |
| ·差动保护 | 第36-37页 |
| ·差动速断电流保护 | 第37页 |
| ·带二次谐波制动的比率差动保护 | 第37-39页 |
| ·过电电流护 | 第39-40页 |
| ·低压侧过电压保护 | 第40页 |
| ·过负荷保护 | 第40页 |
| ·进线侧失压保护 | 第40-41页 |
| ·非电量保护 | 第41页 |
| ·自耦变压器保护 | 第41-42页 |
| ·馈线保护 | 第42页 |
| ·馈线保护配置 | 第42页 |
| ·AT所和AT分区所馈线保护 | 第42页 |
| ·客运专线运行方式比较 | 第42-45页 |
| ·330kV进线客运专线结构简图和运行方式 | 第42-43页 |
| ·正常运行方式时线路故障及保护动作情况 | 第43-44页 |
| ·某220kV进线客运专线结构简图和运行方式 | 第44页 |
| ·线路正常运行方式时线路故障及保护动作情况 | 第44-45页 |
| 第5章 330kV进线AT供电系统保护整定实例 | 第45-63页 |
| ·牵引变压器的整定计算 | 第45-52页 |
| ·牵引变压器主保护 | 第46-49页 |
| ·牵引变压器后备保护 | 第49-52页 |
| ·主变非电量保护 | 第52页 |
| ·AT分区所自耦变压器保护 | 第52-55页 |
| ·自耦变压器主保护 | 第53页 |
| ·自耦变压器后备保护 | 第53-55页 |
| ·牵引网馈线保护整定计算(非越区方式) | 第55-58页 |
| ·仿真分析 | 第58-63页 |
| ·仿真模型 | 第58-60页 |
| ·短路故障 | 第60-63页 |
| 第6章 330kV牵引变电所信息传输通道及通信 | 第63-68页 |
| ·概述 | 第63-66页 |
| ·保护通道双重化配置 | 第63-64页 |
| ·故障信息传输通道问题 | 第64-66页 |
| ·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结构 | 第66-68页 |
| ·所内数据通信 | 第67页 |
| ·与相邻分区所、开闭所、AT所通信 | 第67页 |
| ·与PSCAD调度所系统通讯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