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的基本理论第18-23页
    2.1 突发事件的定义及特点第18-19页
        2.1.1 突发事件的定义第18页
        2.1.2 突发事件的特点第18-19页
    2.2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第19-21页
        2.2.1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第19-20页
        2.2.2 行政问责制的构成要素第20-21页
    2.3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的内涵探析第21-23页
        2.3.1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的界定第21页
        2.3.2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的特点第21-23页
第3章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第23-34页
    3.1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的立法缺陷第23-28页
        3.1.1 立法原则规定缺失第23-24页
        3.1.2 行政问责法律体系不健全第24-25页
        3.1.3 行政问责立法中实体规定存在疏漏第25-27页
        3.1.4 行政问责的程序法律规定存在缺失第27-28页
    3.2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的执法缺陷第28-32页
        3.2.1 缺乏专门独立的行政问责机构第28-29页
        3.2.2 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第29-31页
        3.2.3 部分执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第31-32页
    3.3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的救济缺陷第32-34页
        3.3.1 问责对象申诉制度薄弱第32页
        3.3.2 行政复议制度受案范围狭窄第32-33页
        3.3.3 司法救济途径缺位第33-34页
第4章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40页
    4.1 观念因素第34-36页
        4.1.1 官本位思想严重第34页
        4.1.2 危机意识淡薄第34-35页
        4.1.3 政绩观异化第35页
        4.1.4 公民问责意识不强第35-36页
    4.2 制度因素第36-38页
        4.2.1 党政关系权责不清第36页
        4.2.2 应急管理机关权责不明第36-37页
        4.2.3 正副职权责模糊第37页
        4.2.4 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混淆第37-38页
    4.3 经济因素第38-40页
        4.3.1 分税制影响地方财力第38页
        4.3.2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成本高第38-40页
第5章 完善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的对策第40-51页
    5.1 树立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的基本理念第40页
    5.2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的立法完善第40-45页
        5.2.1 确立行政问责基本原则第40-42页
        5.2.2 健全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的法律体系第42-43页
        5.2.3 完善突发事件行政问责立法的实体内容第43-44页
        5.2.4 完善突发事件行政问责立法的程序内容第44-45页
    5.3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的执法完善第45-49页
        5.3.1 建立专门独立的行政问责机构第45-46页
        5.3.2 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第46-48页
        5.3.4 提高执行人员的素质第48-49页
    5.4 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的救济完善第49-51页
        5.4.1 健全问责对象申诉制度第49页
        5.4.2 扩大行政复议范围第49-50页
        5.4.3 引入司法救济制度第50-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探析
下一篇:邻避冲突的法律解决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