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含硫化合物加氢脱硫反应的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MoS_2传统催化剂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2.2 H_2及含硫有机物在 MoS_2边缘上反应机理研究 | 第14-16页 |
1.2.3 Co 对 MoS_2边缘结构的影响研究 | 第16-17页 |
1.2.4 新型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 | 第20-26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0-22页 |
2.2 DFT 方法的应用 | 第22-25页 |
2.2.1 过渡态理论 | 第23页 |
2.2.2 速率常数 | 第23-24页 |
2.2.3 电荷密度分析 | 第24-25页 |
2.3 软件简介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甲硫醇在 MoS_2团簇加氢脱硫机理研究 | 第26-38页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7页 |
3.3.1 H_2在 MoS_2团簇上的加氢过程 | 第29-31页 |
3.3.2 CH_3SH 在 MoS_2团簇上的脱硫过程 | 第31-34页 |
3.3.3 MoS_2团簇上 HDS 过程 | 第34-36页 |
3.3.4 探索氢气氛对 HDS 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甲硫醇在 CoMoS 团簇加氢脱硫机理研究 | 第38-53页 |
4.1 引言 | 第38-39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39-4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1页 |
4.3.1 H_2在 CoMoS 团簇上的加氢过程 | 第40-43页 |
4.3.2 CH_3SH 在 CoMoS 团簇上的脱硫过程 | 第43-45页 |
4.3.3 CoMoS 团簇上 HDS 过程 | 第45-47页 |
4.3.4 助剂 Co 作用的讨论 | 第47-51页 |
4.3.4.1 电荷密度分析 | 第47-50页 |
4.3.4.2 前线轨道分析 | 第50-51页 |
4.4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甲硫醇在 Pd(Ⅲ)表面分解脱硫机理研究 | 第53-72页 |
5.1 引言 | 第53-54页 |
5.2 计算方法 | 第54-5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6-70页 |
5.3.1 吸附中间体构型和能量 | 第56-60页 |
5.3.2 吸附中间体的分解反应 | 第60-66页 |
5.3.3 甲硫醇分解反应的分析讨论 | 第66-70页 |
5.3.3.1 表面结构 Δd-PDOS 分析 | 第66-67页 |
5.3.3.2 BEP 关系曲线分析 | 第67-69页 |
5.3.3.3 反应路径 | 第69-70页 |
5.4 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5页 |
附录 | 第85-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