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交通体系优化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时代背景 | 第9页 |
1.1.2 城市背景 | 第9-10页 |
1.1.3 理论背景 | 第10页 |
1.1.4 区域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对象 | 第11-14页 |
1.3.1 主题词:交通体系 | 第11-12页 |
1.3.2 切入点:交通满意度、交通需求 | 第12页 |
1.3.3 实证对象:苏州工业园区 | 第12-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交通体系相关理论及案例综述 | 第16-24页 |
2.1 交通体系相关理念 | 第16-19页 |
2.1.1 绿色交通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2.1.2 低碳交通 | 第17页 |
2.1.3 多模式交通 | 第17-18页 |
2.1.4 POD、BOD、TOD | 第18-19页 |
2.1.5 社会公平、弱势关怀 | 第19页 |
2.2 国内外优化交通体系案例 | 第19-22页 |
2.2.1 中新天津生态城 | 第19-20页 |
2.2.2 新加坡高效整合的交通模式 | 第20-21页 |
2.2.3 法国巴黎“自行车城市”计划 | 第21-22页 |
2.2.4 香港行人环境规划 | 第22页 |
2.3 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基于“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体系优化解析 | 第24-27页 |
3.1 优化原则 | 第24页 |
3.2 优化目标与内容 | 第24-25页 |
3.3 优化策略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园区交通体系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 第27-44页 |
4.1 园区交通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4.2 园区交通体系面临的挑战 | 第28-30页 |
4.2.1 园区功能的变化带来交通的变化 | 第28-29页 |
4.2.2 发展水平提升对交通要求的提高 | 第29页 |
4.2.3 居民出行需求不断提升 | 第29页 |
4.2.4 机动化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冲击 | 第29页 |
4.2.5 城市高强度开发和交通承载力的矛盾 | 第29页 |
4.2.6 慢行交通发展面临挑战 | 第29-30页 |
4.2.7 环保和低碳交通发展的要求提高 | 第30页 |
4.3 调研目标与内容 | 第30-32页 |
4.3.1 调查目标 | 第31页 |
4.3.2 调查内容 | 第31-32页 |
4.4 需求与满意度分析 | 第32-34页 |
4.4.1 需求构成 | 第32-33页 |
4.4.2 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 第33-34页 |
4.5 公共交通调查分析 | 第34-38页 |
4.5.1 轨道交通 | 第34-36页 |
4.5.2 常规公交现状 | 第36-38页 |
4.6 慢行网络与设施分析 | 第38-42页 |
4.6.1 慢行网络 | 第38-40页 |
4.6.2 慢行设施 | 第40-42页 |
4.7 存在问题分析 | 第42-44页 |
4.7.1 步行设施存在问题 | 第42页 |
4.7.2 非机动车设施存在问题 | 第42-43页 |
4.7.3 公共交通设施存在问题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优化园区交通体系策略解析 | 第44-59页 |
5.1 优化园区交通体系策略 | 第44页 |
5.2 优化公共交通策略 | 第44-47页 |
5.2.1 优化公交布局模式 | 第44-45页 |
5.2.2 优化公交与其他客运方式的衔接 | 第45-46页 |
5.2.3 优化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策略 | 第46-47页 |
5.3 倡导新能源车辆的应用 | 第47页 |
5.4 建设智能交通系统 | 第47-56页 |
5.4.1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 第48-50页 |
5.4.2 智能公交系统 | 第50-54页 |
5.4.3 智能停车系统 | 第54-56页 |
5.5 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 第56-59页 |
5.5.1 拥挤收费 | 第57-58页 |
5.5.2 停车管理策略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9-61页 |
6.2 存在不足 | 第61-62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附录一:苏州工业园区交通满意度调查表 | 第65-66页 |
附录二:园区轨道站点人流量及交通一体化衔接统计表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