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小麦条锈病菌群体多样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小麦条锈病的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发生与流行 | 第8-9页 |
·西藏地区条锈病的研究 | 第9-10页 |
·小麦条锈菌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小麦条锈菌种群分化与鉴定 | 第10-11页 |
·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研究 | 第11-12页 |
·DNA分子标记在小麦条锈病菌上研究 | 第12-17页 |
·RFLP标记 | 第13页 |
·RAPD标记 | 第13-14页 |
·AFLP标记 | 第14-16页 |
·SSR标记 | 第16-17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2 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结构分析 | 第17-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20页 |
·标样的采集 | 第18页 |
·种苗 | 第18页 |
·标样产孢 | 第18页 |
·菌种初繁 | 第18页 |
·菌种收集和保存 | 第18-19页 |
·生理小种鉴定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4页 |
·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的结果 | 第20-21页 |
·生理小种毒力频率分析 | 第21-22页 |
·毒性聚类分析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25页 |
3 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AFLP分析 | 第25-37页 |
·材料 | 第25-26页 |
·试验试剂 | 第25-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0页 |
·小麦条锈菌总D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AFLP反应体系 | 第27-28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 | 第28页 |
·电泳 | 第28-29页 |
·银染 | 第29页 |
·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小麦条锈菌总DNA的提取结果 | 第30页 |
·条锈菌DNA指纹图谱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条锈菌AFLP聚类分析 | 第32-33页 |
·基于AFLP的小麦条锈菌主坐标分析 | 第33-35页 |
·AELP分析与毒性分析的比较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4 结论 | 第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1 标样采集地以及寄主名 | 第44-47页 |
附录2 西藏标样采集地地图 | 第47-48页 |
附录3 70个菌株生理小种检测结果 | 第48-52页 |
附录4 常用试剂配制 | 第52-55页 |
附录5 实验仪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