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明朝士大夫的气节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6-12页 |
| 1.1 选题依据 | 第6页 |
| 1.2 学术回顾 | 第6-9页 |
| 1.3 本文亮点 | 第9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1.5 论文构成 | 第10-12页 |
| 第2章 士大夫及气节的内涵 | 第12-17页 |
| 2.1 士大夫的角色及阶层 | 第12-13页 |
| 2.2 气节的定义、内容及表现 | 第13-17页 |
| 第3章 明朝士大夫气节之成因 | 第17-25页 |
| 3.1 汉族正朔之激励 | 第17-18页 |
| 3.2 孝孺诸贤之垂范 | 第18-21页 |
| 3.3 阳明心学之浸润 | 第21-25页 |
| 第4章 明朝士大夫气节之典范 | 第25-35页 |
| 4.1 崇仁持节的于谦 | 第25-27页 |
| 4.2 安贫乐道的海瑞 | 第27-31页 |
| 4.3 舍身报国的孙承宗 | 第31-35页 |
| 第5章 明朝士大夫气节之特点 | 第35-40页 |
| 5.1 范围广泛 | 第35-37页 |
| 5.2 程度深刻 | 第37-38页 |
| 5.3 内涵丰富 | 第38-40页 |
| 第6章 明朝士大夫气节之意义 | 第40-43页 |
| 6.1 志存圣王:提升人生层次 | 第40-41页 |
| 6.2 明澈义利:砥砺心灵境界 | 第41-42页 |
| 6.3 端正己群:激励报国志向 | 第42-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