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文献回顾 | 第13-23页 |
第一部分 脑深部电刺激吗啡成瘾大鼠伏隔核区ΔFOSB 的表达 | 第23-32页 |
1 材料 | 第23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1.2 主要试剂和器材 | 第23页 |
2 方法 | 第23-26页 |
2.1 动物和分组 | 第23-24页 |
2.2 颈静脉置管和电极植入 | 第24页 |
2.3 吗啡自身给药训练 | 第24页 |
2.4 吗啡戒断 | 第24-25页 |
2.5 吗啡复燃及伏隔核脑深部电刺激 | 第25页 |
2.6 取脑并确定电极植入位置 | 第25页 |
2.7 石蜡切片ΔFosB 免疫组化 | 第25-26页 |
2.8 统计分析 | 第26页 |
3 结果 | 第26-29页 |
3.1 成瘾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3.2 电刺激后的行为学表现 | 第27页 |
3.3 立体定位电极植入位置 | 第27-28页 |
3.4 伏隔核中ΔFosB 的表达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2页 |
第二部分 吗啡自身给药大鼠复燃后药物戒断期的抑郁模型评估 | 第32-38页 |
1 材料 | 第32页 |
1.1 动物 | 第32页 |
1.2 药品与设备 | 第32页 |
2 方法 | 第32-34页 |
2.1 动物分组并实施手术 | 第32页 |
2.2 自身给药训练 | 第32-33页 |
2.3 观察复燃后自然戒断症状并评分 | 第33页 |
2.4 观察体重、饮食量 | 第33页 |
2.5 行为学测试 | 第33-34页 |
2.6 统计学处理 | 第34页 |
3 结果 | 第34-37页 |
3.1 自身给药模型的建立 | 第34页 |
3.2 体重及饮食量变化情况以及大脑系数对比 | 第34-35页 |
3.3 戒断症状 | 第35页 |
3.4 行为学测试结果 | 第35-37页 |
4 讨论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附录 | 第45-49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