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2-15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1.1 一般资料 | 第12页 |
1.1.2 纳入标准 | 第12页 |
1.1.3 排除标准 | 第12-13页 |
1.2 设备及药品 | 第13页 |
1.2.1 实验设备 | 第13页 |
1.2.2 实验药品 | 第13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13-14页 |
1.3.1 麻醉前准备 | 第13页 |
1.3.2 麻醉诱导 | 第13-14页 |
1.3.3 监测指标 | 第14页 |
1.4 统计学分析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15-19页 |
2.1 一般情况 | 第15页 |
2.2 各组患者意识消失时(T2)效应室靶浓度及BIS值的比较 | 第15-17页 |
2.3 各组患者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第17-19页 |
2.3.1 各组麻醉诱导过程中患者MAP的比较 | 第17页 |
2.3.2 各组麻醉诱导过程中患者HR的比较 | 第17-19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19-26页 |
3.1 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 | 第19页 |
3.2 靶控输注(TCl) | 第19-20页 |
3.3 a 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 第20-21页 |
3.4 右美托咪定的镇静作用 | 第21-22页 |
3.5 右美托咪定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第22-24页 |
3.6 右美托咪定对BIS的影响 | 第24-25页 |
3.7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综述:右美托咪定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 | 第29-43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