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知识产权出资的理论分析 | 第13-22页 |
2.1 知识产权出资的概述 | 第13-15页 |
2.1.1 知识产权出资的含义 | 第13-14页 |
2.1.2 知识产权出资的特点 | 第14-15页 |
2.2 知识产权出资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15-19页 |
2.2.1 知识产权出资的正当性 | 第15-17页 |
2.2.2 知识产权的可资本性 | 第17-19页 |
2.3 知识产权出资的法律依据 | 第19-22页 |
2.3.1 知识产权出资的企业法依据 | 第19-21页 |
2.3.2 知识产权出资的其他法律依据 | 第21-22页 |
3 知识产权出资人的适格性 | 第22-27页 |
3.1 企业法上知识产权出资人的适格性 | 第22-24页 |
3.1.1 公司用知识产权出资的适格性 | 第22-23页 |
3.1.2 个人独资企业用知识产权出资的适格性 | 第23-24页 |
3.1.3 合伙企业用知识产权出资的适格性 | 第24页 |
3.2 知识产权法上知识产权出资人的适格性 | 第24-27页 |
3.2.1 出资人是否是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 | 第24-25页 |
3.2.2 出资人是否是特殊技术成果完成者或参与者 | 第25-27页 |
4 知识产权出资客体的法律选择 | 第27-32页 |
4.1 知识产权出资客体的国内外立法 | 第27-29页 |
4.1.1 股东出资形式的选择 | 第27-28页 |
4.1.2 知识产权出资客体的域外立法 | 第28-29页 |
4.1.3 我国对知识产权出资客体的保护选择 | 第29页 |
4.2 知识产权出资客体的可出资性分析 | 第29-32页 |
4.2.1 知识产权出资具有确定性 | 第29-30页 |
4.2.2 知识产权出资具有有益性 | 第30页 |
4.2.3 知识产权出资具有可兑现性 | 第30页 |
4.2.4 知识产权出资具有可转让性 | 第30-32页 |
5 我国知识产权出资现状及完善 | 第32-38页 |
5.1 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的缺陷 | 第32-33页 |
5.1.1 出资的主客体审查不明确 | 第32页 |
5.1.2 公示不明确 | 第32-33页 |
5.1.3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 | 第33页 |
5.1.4 对知识产权价值不稳定带来风险规定的欠缺 | 第33页 |
5.2 完善知识出资中的相关规定 | 第33-38页 |
5.2.1 严格审查出资的主客体 | 第34页 |
5.2.2 完善知识出资公示制度 | 第34-35页 |
5.2.3 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 | 第35-36页 |
5.2.4 约定价值变动后的利益调整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2页 |